-
鼻後滴漏綜合症的中醫治療
鼻後滴漏綜合症是指由於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後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聲門或氣管,導致以咳嗽為主或者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內炎性分泌物,可以經鼻後孔和咽部流入或吸入肺內,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 診斷 特別是仰臥位睡眠時鼻內炎性分泌物不知覺地流
2017-03-10 58 -
“清上焦”需注意 “濕走氣自和”
葉案: 某二九 濕溫阻于肺衛,咽痛,足跗痹痛。當清上焦,濕走氣自和。 飛滑石 竹葉心 連翹 桔梗 射干 蘆根 解讀: 上有咽痛,下有足跗痹痛,當治上?治下?還是上下同治? 表寒裡熱,也可以見上有咽痛,下有足跗痹痛。 如從《傷寒論》臨床體
2017-03-10 14 -
肺癆大咯血治驗
餘某某,男,45歲,1987年9月上旬因肺結核大咯血住某醫院傳染科,經抗癆、支持療法和腦垂體後葉素、止血敏、安絡血等止血藥治療後仍咯血不止,於1981年9月12日9時急邀餘會診。診見面色蒼白,兩顴微紅,形體消瘦,神疲短氣,語聲低微,呼吸
-
治人與治病
案1 蔡某,男,53歲。2015年7月2日初診。左小指、無名指伸展障礙半年余,左上肢憋困1月餘。西醫不能明確診斷。大便黏、不暢。晚上口幹、尿頻。下肢困重無力,畏寒多衣。舌質暗紅體大,舌苔薄白膩,脈象細弦緩。 處方:川芎15克,生蒼術15
-
慢阻肺階段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破壞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徵的疾病,氣流受限通常呈進行性發展,並與肺對有害顆粒或氣體的異常反應有關。慢阻肺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慢阻肺雖然是氣道的疾病,但對全
-
蒺藜止癢需大劑量
蒺藜又名白蒺藜,其性辛味苦,微溫,有小毒,歸肝經,具有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作用,臨床多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等。入湯劑常規用量為6~9克。筆者在臨床上應用蒺藜治療過敏性鼻炎、花粉症、濕疹瘙癢及澱粉
2017-03-10 32 -
四焦新論
四焦總括 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人有四焦,分別為頂焦、上焦、中焦、下焦。頂焦者,神系、髓系藏焉;上焦者,心系、肺系藏焉;中焦者,肝系、胃系藏焉;下焦者,溲系、衍系藏焉。頂焦以濟為健(剛柔相濟),上焦以暢為要(氣血周流),中焦以衡為順(升降
2017-03-10 46 -
重用益氣育陰治失眠
近代著名醫家丁甘仁曾治羅姓患者,因痔漏日久,氣陰傷損,發為失眠。膏方調治,重在益氣育陰。 原案對病症的描述十分簡略:始患痔漏,繼則不寐。而對病證的分析則步步深入,鞭辟入裡。 “痔漏傷陰,陰傷及氣,氣陰不足,氣不能配陽,陰虛及陽,故為不寐
2017-03-10 12 -
結節性紅斑的中醫治療
結節性紅斑是由於真皮脈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結節性皮膚病,常侵犯下肢伸側,為對稱性鮮紅色結節性損害,壓痛明顯。春秋多見,好發于青年女性。 本病與中醫學文獻中所記載的“濕毒流注”、“瓜藤纏”相類似。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濕毒流注、附瓜藤纏
2017-03-10 104 -
虛滯譾議
虛滯,即因虛而滯,指由於人體正氣虧虛而致的氣血津液運行遲緩,停滯不暢。這種現象在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時有發生,但臨證時卻因未真正弄清正邪虛實關係而出現誤判或誤治,因此有必要加以梳理,避免舛誤。 氣虛之滯 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
-
四妙東加味治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病機制主要是機體對某些物質發生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是血液外滲伴全身毛細血管炎。過敏性紫癜相當於中醫的肌衄、發斑、葡萄疫等。中醫關於此病的病因病機在《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上論述
-
“至虛有盛候,大實有羸狀”的臨床體會
“至虛有盛候,大實有羸狀”,語出李中梓《醫學正宗》。李中梓說:“至虛有盛候,反瀉含冤;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辨之不可不精,治之不可不審。”筆者在臨床,遇到一些類似病人,體會到分清虛實真假的重要意義。 大實有羸狀 大實有羸狀即實證有假虛。
2017-03-10 22 -
國醫大師徐經世“從中調治”學術思想內涵
國醫大師徐經世出身中醫世家,自幼學醫,熟讀經典,尤其推崇李東垣、朱丹溪、葉天士等人的學術思想,反復研讀專著,用心領悟,體會尤深,先生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系,內科雜病“從中調治”是其主要學術思想之一。筆者有幸
2017-03-10 18 -
《內經》“祝由”新解
“祝由”療法出《素問·移精變氣》篇:“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原文描述顯示,通過“移精”而“祝由”,所以篇名“移精變氣”。古老的“祝由”療法本是上古時期一種“移精變氣”的自我導引療法,通過禱祝(導引)的形式來
2017-03-10 13 -
運動療法有宜緩解髕骨軟化
人到中年,由於膝關節軟骨受到日積月累的磨損,骨性關節炎在所難免。然而,有些年僅30歲左右的年輕人,往往在久站、負重後感覺膝蓋活動時疼痛,關節內有摩擦感,這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早期的表現——髕骨軟化。 如果病情發展下去,關節會發生腫脹、
2017-03-10 10 -
乾薑甘草散療泄瀉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堂伯父文彬老中醫授一驗方。即:乾薑、甘草各等份,共為細面,開水調服,主治中焦虛寒性泄瀉。其症狀是腹滿不欲食、腹疼腹瀉、下墜、畏寒等,效果很好。 至今,我用此方治癒脾胃虛寒性泄瀉甚多,現舉一典型案例: 馬某,男,61歲,
-
手麻的中醫治療
手麻症狀,很多人都會遇到,如趴著睡覺或者枕著手臂睡覺,都可能導致手麻,休息下就好了。但是如果經常手麻,就要警惕可能是某些疾病導致的,下面一起瞭解下八種疾病導致的手麻。 一、痛風:一名30多歲的男性,經常上網不到五分鐘,就覺得手麻疼痛不已
2017-03-10 32 -
繆氏資生方:慈禧健脾膏
曾治天臺姚女士,形體消瘦,納差,進食稍多則胃中不適,還會出現噁心、嘔吐,長年不能吃主食;睡眠差,夢多;行走無力,稍走則疲乏需要坐下來休息;手足不溫,背冷,大便不爽,長年尿隱血。舌苔薄,舌質暗,脈細數。辨為勞損之甚,調治從脾胃著手,以資生
2017-03-10 35 -
針灸敷臍並用治嬰兒腹瀉
嬰兒臟腑嬌嫩,餵食不當,環境不良,腸道感染皆可導致腹瀉,一年四季皆有發生,但以夏秋季為多。提示天氣變換,外邪入裡與內傷乳食相互為病,腹瀉由生。若治療不當,見瀉止瀉,濫用抗生素致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損,常致腹瀉久久不愈。 筆者十幾年來用針刺
2017-03-10 10 -
中焦痞滯宣上焦
葉案: 某大凡暑與熱,乃地中之氣,吸受致病,亦必傷人氣分。氣結則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饑,不欲食,不大便,皆氣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義。然無形無質,所以清之攻之不效。 杏仁 通草 象貝 栝蔞皮 白蔻 郁金汁 解讀: 濕為有形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