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陽還五湯治驗三則
筆者運用補陽還五湯化裁治療正氣虧虛、脈絡瘀阻的內科雜證,收效頗顯,茲錄三則,介紹於下。 案1 慢性腎小球腎炎 蔔某,男,47歲。患慢性腎小球腎炎2年餘。腰痛時作,尿色黃,下肢常浮腫,尿常規檢查:尿蛋白(+~+++)。經中西藥治療,症狀時
2017-03-10 28 -
接觸性皮炎的中醫治療
接觸性皮炎是指皮膚、黏膜接觸某些外界物質後,主要在接觸部位發生的炎症反應性皮膚病。可引起本病的物質主要有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物質三大類,其中尤以化學物質致病為多見。 本病類似中醫學文獻中記載的“漆瘡”。如《諸病源候論》漆瘡候記載:“漆有
-
麻痹性腸梗阻的中醫治療
腸管因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後而出現蠕動抑制,致腸內容物不能有效的運行而形成的梗阻現象,稱為麻痹性腸梗阻。 症狀體征 麻痹性腸梗阻的突出表現是明顯的腹脹。腹脹的範圍往往是全腹,且常伴有嘔吐胃內容物,嘔吐物中無糞味。病人可出現腹部脹痛不適,而
2017-03-10 34 -
重用黃芪治腦梗死性老年癡呆
王某,女,81歲,於2012年3月8日初診。 患者家屬代述:3月7日晚5點多,患者在家煮麵條,把大量麵條撒在鍋外而不知,而且用手指伸進沸水鍋裡去攪動麵條,幸虧家人發現及時,才未發生燙傷。家人立即問患者這是在幹什麼?患者答非所問,而且一句
2017-03-10 16 -
論“火鬱”辨治
火郁總括 火鬱非實又非虛,體熱散發出問題。 舌不真紅膚不熱,皮似火燎癢瘡起。 炎上咽喉甲七竅,反復出現久不愈。 氣遏外周開鬼門,樞紐因除自奮蹄。 注:火郁之火,陽氣也,機體代謝產生之熱能也。陽氣,隨脾胃氣機升降,向外發散。若中焦脾胃氣機
2017-03-10 20 -
傷暑初起宜治上焦
本案病發於暑天,急性起病,從中暑考慮,應該是內傷基礎上的外感病。暑熱開泄,雖有“表證”,但不宜開表,只宜清解暑熱。暑熱彌漫三焦,阻滯氣機,雖有氣機升降失常,但病變初起,只宜化氣利濕而治肺利三焦,不宜過早升降脾胃。葉氏明確提出:“暑濕熱氣
-
辯議“短氣、少氣”
2005年3月,劉姓婦人,產後半月患氣喘,胸悶腹脹。觀其呼吸急促,倦怠乏力,體型肥胖,動則汗出,舌淡苔白,脈虛弱。餘認為此乃中氣不足之故也。婦人產後氣血雙虧,脾胃不足,中氣不足實屬常見。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故而短氣胸悶腹脹。急投以補中益
-
凍瘡的中醫治療
凍瘡常見於冬季,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症損害,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易復發。本病與中醫學文獻記載的“凍瘡”、“凍爛腫瘡”相類似。 如《外科啟玄》凍瘡記載:“凍瘡多受其寒冷,致令面目手足初痛次腫,破出膿血,遇暖則發燒。亦有元氣弱之
2017-03-10 11 -
咯血的中醫治療
聲門以下呼吸道或肺組織出血,經口排出者稱為“咯血”(Hemoptysis)。其表現可以是痰中帶血或大量咯血。因此臨床上常根據病人的咯血量多少,將其分為:少量咯血、中等量咯血和大咯血。由於目前國內外尚缺乏一個統一的分類標準,故各家對大咯血
-
伏暑三焦同病 重點在治肺
《溫熱論》中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病條辨》中說:“凡病溫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陰。”葉天士在傷寒辨治體系“首犯太陽”的思維框架中,注意到並明確提出溫病“首先犯肺”,並付諸臨床證治中,這在中醫學發展史上是一大創舉。三焦同病,如為內
2017-03-10 26 -
針刺治膝關節滑膜炎案
膝關節滑膜炎是指膝關節因慢性勞損,引起滑膜損傷,導致膝關節腔內積血或積液的一種非感染性炎症反應疾患。膝關節滑膜炎好發於中老年,病程較長,久之則可能衍變成增生性關節炎。臨床表現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局部輕度腫脹,膝眼兩側飽滿,輕度壓痛,浮
2017-03-10 12 -
承氣散治療小兒食積便秘
小兒食積便秘很常見,孫浩老中醫採用外治法治療,既能解決問題,又無吃藥之苦。其中,常把承氣湯做散來用。 方名:承氣散。 組成及用法:芒硝6克,厚樸5克,枳實5克,生大黃6克,上為1次量,共研為末。攤於10cm×10cm的3層紗布上,敷于患
-
經方治梅核氣案
半夏厚朴湯降氣化痰,四逆散疏肝解郁,兩方合用可標本兼治,臨床效果明顯。海螵蛸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之功被大眾所知。其實它還可入肝膽之經,另有舒緩營氣、定驚通絡之功,對於性格敏感之人患病,加入辨證方中可增強療效。 黃某,女,43歲。
2017-03-10 11 -
補腎健脾膏
著名中醫董漱六先生,曾以多個古方並用,組合成補益脾腎的膏方,治療脾腎不足,心肝火旺證,取得很好療效,形成膏方驗方,並以“補腎健脾膏”命名傳世。 案述:吳某,男,59歲,幹部,1989年2月就診。面顴緋紅,形寒烘熱,口乾咽燥,咳喘少見,發
2017-03-10 11 -
仲景用桂枝妙在何處
醫學家張潔古認為,內傷、外感頭痛都要用川芎,劑量可以在15~30克。筆者再加全蠍、蜈蚣磨粉,每次1克,屬寒者加桂枝、細辛,也可以加徐長卿祛風濕止痛。 筆者曾經治一血管神經性水腫案,由胡蜂刺了一下引起局部的水腫,用五苓散加清瘟敗毒飲,數劑
2017-03-10 23 -
大劑量山梔子治雙下肢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中藥絕大部分來自生藥,安全劑量的範圍比較大,但是用藥劑量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藥效的發揮。藥量過小,起不到治療的作用,藥量過大,則易損傷正氣,引起人體肝腎功能損害。因此,中藥的治療劑量確定必須慎之又慎,但對於治療某些特殊病證或疑難雜症時,僅
2017-03-10 17 -
桂枝湯及桂枝湯類方析
桂枝湯乃《傷寒論》中群方之冠,具有解表發汗,調和榮衛之功效,此方升中寓降,熱中有寒,瀉中兼補,為扶正祛邪,調和陰陽之第一方也。本文主要淺述了表證及汗法的一些本質性問題,認為表證乃正邪交爭於肺系與體表也,汗法為疏通體表與肺系,解除表證之法
2017-03-10 11 -
烏須固本膏補虛美髮
明代醫家彭用光著有《體仁彙編》五卷,卷五為“試效要方並論”,所選方劑,系彭氏自用有效者。其中就有烏須固本膏一方。 烏須固本膏是從立足於補腎益精,而有烏鬚髮作用的有效膏方。方藥組成:黑大豆3500克,制首烏240克,黃精120克,黑芝麻、
-
李振華脾胃病辨治經驗
我跟隨李振華教授學習,最大的收穫是老師縝密的中醫臨床思維和脾胃病學術思想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內經對脾胃均有虛、實的記載,《靈樞·本神論》:“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李振華教授在承擔國家七五攻關課題研究中並根據多年臨床實踐觀察發現
2017-03-10 11 -
髒燥治療經驗
髒燥是臨床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于婦女,尤其是中年婦女在絕經前後發病率較高或病情加重,包括現在的更年期綜合征都可以放在髒燥病裡面來討論,抑鬱症也可以放在髒燥病裡面。在證治方面,歷代醫家也多用甘麥大棗湯等來治療。在病因病機方面,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