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根四物湯主治血虛頭痛
組成:葛根30 ~50克,當歸15克,炒白芍30克,川芎30克,蟬蛻15克,炒僵蠶15克,全蠍10克,地龍15克,蜈蚣3條,白及30克,白芷15~30克。 功能:養血解痙止痛。 主治:緊張性頭痛辨證為血虛頭痛,臨床症見頭痛隱隱,時有昏暈
2017-03-08 26 -
補中益氣湯治舌頭發澀案
朱某,女,27歲,2014年7月2日初診。 主訴:舌頭發澀數天。刻下:前幾天因上火,服用西藥後感覺舌頭發澀,稍疲倦,大小便正常,舌紅苔白厚,地圖舌,脈沉。辨證屬中氣不足之證,用補中益氣湯原方: 黃芪15克,紅參片8克,白術10克,炙甘草
2017-03-08 47 -
婦科病臨床用藥劑量
中醫處方劑量的正確使用是臨床療效的重要保證,醫者全面靈活掌握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處方劑量應用適當,臨床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故有“中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之論,婦人更有經、孕、產、乳之生理特點,臨床用藥掌握用藥劑量尤為重要。 因病而異 藥物的
-
慢性乙肝重度病人治驗
馮某, 男。出生日期: 1986年5月。初診日期:2015年2月28日。 主訴:發現表面抗原(HBsAg(+))陽性2年,反復身目黃染7月。在當地醫院就診(具體不詳)。2日前再次出現身目黃染,並進行性加重,伴有低熱。為進一步診療前來就診
-
胃癌升結腸癌驗案
牛××,男,74歲,2006年10月16日初診。胃癌,升結腸癌,於2006年9月15日行全胃及右半結腸切除術。病理:高中分化腺癌,達全層,淋巴結1/54。白細胞5.56×109/L。 刻診:患者形體消瘦,體重下降,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能
2017-03-08 23 -
柴胡和胃飲主治慢性胃炎,胃潰瘍
組成:柴胡、焦山楂、花粉、郁金、元胡各12克,法半夏、黃芩、陳皮各9克,茯苓24克,泡參15克,生薑、甘草各6克,大棗5枚,水煎,每日1劑分3服。 主治:慢性胃炎,胃潰瘍。 解析:伏熱犯胃,胃失和降,氣逆於上,不惟默默不欲飲食而喜嘔,更
2017-03-08 30 -
《止園醫話》三方效驗錄
《止園醫話》由近代醫學家羅止園著,其治學不拘舊說,每多新見,提倡“新中醫論”。 岳美中先生在其《岳美中醫話集》中有一篇文章,名為“當讀的古醫書”,其中提到醫話類書以《冷廬醫話》《止園醫話》為佳。為此對《止園醫話》拜讀多次,並將其方應用於
2017-03-08 14 -
苓桂術甘湯化裁治頭暈案
楊某,男,42歲,已婚。於2015年10月2日初診。 主訴:患者頭暈3年,加重1周。患者頭暈,自稱血壓一直偏低,胃痛4個月,口苦口幹,無反酸,伴噁心嘔吐,大便溏,睡眠安,小便正常,舌尖紅,苔微黃膩,脈弦滑細。輔助檢查:血壓105/56m
2017-03-08 31 -
三仁東加減治濕溫發熱
案一 顏某,女,18歲,2013年10月13日初診。 患者反復發熱6年余,加重5天。病史:6年前暑假期間無誘因發熱,體溫未超37.8℃,當地醫院未確診而轉某省級醫院住院,多方檢查後考慮鼻竇炎所致,遂行手術,術後抗感染治療亦無效,持續約2
2017-03-08 26 -
治慢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經驗
慢性胃炎為臨床常見病,病檢提示胃黏膜內出現腸型上皮時稱為胃黏膜腸上皮化生。其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胃痞、胃脹、胃痛、反酸、噯氣、嘈雜及納差等,屬中醫“胃痞”“胃痛”“反酸”等範疇。 病因病機 《素問·痹論》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本病與
-
益氣活血泄濁湯治慢性腎衰
組成:黨參30克,黃芪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地龍15克,莪術15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熟大黃6~9克,黃柏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杜仲15克。 功效:健脾補腎、活血通絡、排毒降濁。 主治:慢性腎衰3~4期,面色暗、乏力
2017-03-08 93 -
從脾論治婦科病
案一:趙某,女,40歲。自感白帶量多來診。刻診: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午時感頭重如裹,食欲不振,白帶量多、清稀、無異味,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辨為脾虛濕盛之證,處以完帶東加減: 白術30克,蒼術10克,陳皮30克,人參10克,甘草6
2017-03-08 14 -
三仁湯證主症辨析
吳鞠通在三仁湯證中提到的主症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胸悶不饑,午後身熱。 頭痛惡寒,身重疼痛 臨床所見此症往往症狀較輕(明顯輕于麻黃湯證和九味羌活湯證),甚至病人經常訴說為自覺周身難受,不暢快。這組症狀是由濕熱鬱閉肺氣,影響及肺主皮毛功
2017-03-08 14 -
胃癌低分化腺癌術後中醫藥治驗
王××,男,56歲,2006年1月18日初診。胃癌術後4個月,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細胞癌,侵入黏膜下層,部分達淺肌層,淋巴結轉移:2/34。術後化療2週期(紫杉醇+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殘胃有炎症。血分析正常,CEA:5.3μg /L
2017-03-08 26 -
慢性重度乙肝中醫治驗
患者:男1985年7月生,2015年1月30日初診。 主訴:乏力、身目黃染、尿黃1周。 現病史:發現乙肝攜帶十餘年,期間未予以診療。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乏力,後逐漸出現尿黃、皮膚黃,並雙目黃染,納差,厭油膩,無噁心嘔吐的。後身目黃染逐漸
2017-03-08 14 -
胃癌術後中醫藥治驗
李××,男,66歲,2006年3月29日,胃癌術後3個月,黏液腺癌,部分印戒細胞癌,紫杉醇+5-氟尿嘧啶化療。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最近血壓140/80mmHg,血糖偏高,空腹血糖7.8mmol/L。化療時大便溏,口腔潰瘍,手足麻木,納可,
2017-03-08 15 -
中藥敷臍療小兒泄瀉
小兒脾胃虛弱,無論感受外邪、內傷飲食或脾胃虛寒等,均可導致運化失調而發生泄瀉,發病之後,易耗傷氣液,故須及時恰當治療。藥物貼敷治療小兒泄瀉取效甚捷,方便無痛又省錢,是一種受歡迎的治療手段。 風寒型 泄瀉清稀,中多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
2017-03-08 40 -
達原飲合參附湯治無名高熱一例
方某,男,73歲, 2016年2月15日初診。患者3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不明原因發熱,每天下午2時開始發熱,到傍晚7時達到高峰,腋溫超過40℃,體溫越高惡寒越重,全身酸痛。先後在省市兩家三甲醫院診治,均未明確診斷,疊用抗生素、激素治療無效
2017-03-08 25 -
基於肺飲談慢阻肺證治
基於仲景水飲方論,慢阻肺之病理演變符合仲景痰飲水氣病的病機特點,水飲伏肺是慢阻肺的核心病機,肺飲病可概括慢阻肺的中醫全貌,慢阻肺從肺飲論治能夠切合病機實質,理法相合,方證相應,療效甚佳。現將慢阻肺從肺飲論治常見證型及治法介紹如下。 外寒
-
腸傷寒“蓄血證”治驗一則
馬某,男,60歲。1982年夏暑之際,因罹患“腸傷寒”在當地醫院予抗生素治療後,身熱已退,但仍瀉下紫黑色稀便數百毫升,神志漸昏沉,因家中經濟拮据,出院回家準備後事。適逢單兆偉回鄉,遂延請其診治。察其面色萎黃,神志昏蒙,少腹脹滿,按之堅硬
2017-03-0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