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養生“三支點”
“三戒” 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因為縱欲、鬥毆及貪婪,均可危害健康、損傷人的身體,導致病患滋生,甚至威脅生命。 “三
-
秋冬健康泡腳的3個訣竅
健康泡腳的三個訣竅 1、根據需要選擇腳盆 選泡腳盆最重要的原則是一定要足夠大和足夠深,因為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泡”腳的作用。現在主要的足浴盆有兩種,一種是木桶,溫和天然,保溫效果好,但是保存、換水都相對麻煩。另一種是自動加熱按摩的足浴
-
養生也有乘法表:九多九少
一、少肉多豆 這似乎已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其中,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
-
常揉腰眼,壯腰健腎
按摩腰眼分三步: 1.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務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 2.兩手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 3.兩手握拳,輕扣腰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3-5分鐘。 健康提示:經常搓
-
用腳後跟走路 刺激腎經延衰老
中醫認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腎氣虛衰。而走路時若能多用腳後跟,就能刺激腎經穴位,除病延壽。 具體可作如下練習: 1.前進和倒走法。身體自然直立,頭端正,下頦內收,目平視,上體稍前傾,臀部微翹,兩腳成平夾角90度外展,兩腳腳尖翹起
2011-11-14 19 -
養生關鍵不在進補,而在排毒
社會的進步在給人類帶來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一定的污染。當糧食、果蔬、水和空氣被毒物輕度污染時,人就會不知不覺地吃進和吸進毒物,積少成多而引起慢性中毒。若污染嚴重,一次或數次攝入的毒物過多,就會引起急性中毒,嚴重者可危
2011-11-14 11 -
“補水”和“補脾”密不可分
豆腐雖好,胃寒脾虛者不宜多吃 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這話不假,在自然界,雲雨均勻的地方,肯定生態環境好,植物茂盛,因為天地之氣交會得好。中醫講,“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就是說,太陰脾土是主管氣血的生化的,脾氣最終要將吃進去的食
-
所謂養生秘方
中醫是沒有秘方的 因為從小生長在中醫世家,因此,我身邊很多朋友經常問我:“令謙,你手裡一定藏有很多祖傳秘方吧?”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回答?我手裡的的確確是保存了我祖父和我父親留下的數十萬張診病處方,但是現在它們都在新華書店裡,我通過
2011-11-14 29 -
蘇東坡的養生秘方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規律 我父親曾給我們國家好幾位開國元勳看過病,其中有一位領導人,我父親一直給他看病,一直到他臨終,這前後經歷了將近30年的時間。這位領導人經歷過戰爭年代的風風雨雨,戎馬生涯使他疾病纏身,後來還得了不治之症,這些病痛
2011-11-14 15 -
滋肝養腎巧度更年期
些女性到中年後,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懷疑自己更年期綜合征,脾氣暴躁,煩躁不安。不用說,這些確實是更年期綜合征的表現。 精血虧耗,三十五歲是轉折 前面提到,《黃帝內經》對女性的生理週期有一段描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
-
人體“內火”分五種,中醫教你如何滅
心火:如果是虛火,則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幹、舌尖紅等。用蓮子、大米適量共煮常服,或平時將黃連片含在口中並慢嚼,將藥液咽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也不妨一試。如果是實火則表現為反復性口腔
-
簡單4步自我按摩治耳鳴
耳鳴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柔地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凹窩處)5
-
中藥常識:藥引是什麼?
“藥引”又叫“引藥”,猶如導遊,將諸藥引向一定的經絡臟腑,進行針對性治療。它們不僅與湯劑配伍,更廣泛地和成藥相配伍應用。藥引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解毒、矯味、保護胃腸
-
注意疾病先兆,惡夢報病並非迷信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惡夢報病”的說法,不少人認為它不過是一種迷信而已,實際上這是認識上的誤區。現代醫學證實,惡夢往往是人體某些疾病的先兆信號,它能及早提醒人們對疾病的警覺。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體的病理變化產生的刺激,往往會在夢中
2011-11-16 12 -
你瞭解中藥的升、降、沉、浮嗎?
升、降、沉、浮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不同趨向。各種疾病在病機和證候面,常常都會表現出向上(如嘔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瀉、脫肛、崩漏等),向外(如陽氣浮而發熱、自汗、盜汗等),向內(如表邪不解、疹毒內攻等)病勢趨向需要選用具有不同趨
-
天氣轉冷 面癱多發的主要原因
隨著天氣逐漸變涼和人體防禦機能的下降, 面癱患者開始增多,而且其中以青壯年居多。 例如一天早晨,唐女士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本來挺漂亮的臉蛋變了樣,而且左邊的臉不能動了。 從中醫的理論講,面癱是由面部經絡氣血不通造成的,天氣轉冷和人體的自身
-
按摩鼻子輕鬆預防感冒
感冒"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如果採用按摩的方法,不僅促使黏膜分泌增加,保持鼻腔濕潤,使鼻腔通暢,而且還可以預
-
中藥與其他學科有何聯繫?
化學——中草藥的醫療作用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的某些化學成分。要研究化學成分,就必須具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的知識。不但中草藥真偽優劣的鑒定常要用化學的定性定量方法,就是藥用植物的栽培、採收、炮製、貯藏等研究加工,也往往要採用
-
禦寒保暖按摩謹記四大部位
1、從腳做起。俗話說:寒從腳起,進入寒冷的秋冬季節,我們格外要照顧好我們的腳,進行腳部的保暖禦寒。所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15-20分鐘,並對腳底進行適當的按摩,特別是湧泉穴,可以加快血液迴圈,改善寒症,使腳部變得溫暖起來。 2、揉搓雙
-
小雪養腎:多按摩太溪穴
如果在寒冷的冬天我們能夠掌握一些養生小技巧,用自己辛勤的雙手,給身體注入一些能量,秉著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強身健體就指日可待了。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對應的自然季節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