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炭存性
炒炭存性是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之一。指藥物炒炭後只能部分炭化,未炭化部分仍應保留有藥物的部分固有性味功能。最早見於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王不留行散製備中要求“燒炭存性”,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木鱉子“帶殼炒存性”。炒存性足為了滿足中醫
2017-03-05 29 -
炒炭
炒炭是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將藥物淨選分檔後置預熱容器內,用武火或中火連續加熱,並不斷翻動,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部焦黃色或焦褐色並存性的炮製方法。藥物炒炭的主要目的是增強或產生止血等作用,如大薊炭、茅根炭、側柏葉炭、蒲黃炭等。炒炭操作時要
-
炒法
炒法是將淨選或切制後的藥物,置預熱容器內,用不同火力連續加熱,並不斷攪拌或翻動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分為清炒法和加輔料炒法兩大類。每類又包括多種操作方法。根據受熱程度不同,清炒法包括炒黃、炒焦、炒炭;加輔料炒法包括麩炒、米炒、土炒、砂炒
2017-03-05 12 -
炒至鼓起
炒至鼓起是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將藥物投入熱鍋或熱的固體輔料中均勻加熱,藥物內部的成分汽化,藥物體積受熱膨脹,飽滿鼓起,質地疏鬆,便於粉碎和煎煮。如炒酸棗仁、滑石粉炒水蛭、炒菜菔子等。
-
炒至帶焦斑
炒至帶焦斑是炒制程度的標準之一。系將藥物置受熱容器中加熱翻炒,藥物與容器或輔料接觸部分焦化乃至炭化,藥物表面局部呈現焦黑的過程。常見於炒焦法炮製的藥物,如焦山楂、焦神曲、焦梔子、焦麥芽、焦檳榔等。
-
炒至靈活狀態
炒至靈活狀態是炒制程度的標準之一。指土、砂、蛤粉等固體輔料受熱後水分蒸發摩擦力減小所呈現的流動滑利狀態。固體輔料投入鍋中之前,因其含有一定水分,摩擦力較大,翻炒時有黏滯感。當加熱至一定時間後,其中所吸附的水分蒸發,摩擦係數減小,翻炒時呈
2017-03-05 21 -
炒至老黃色
炒至老黃色是炒制程度的標準之一。通常指藥物或輔料加熱炒至顏色成為均勻的深黃色,此時可以出鍋。如米炒黨參,將米撒入熱鍋內,用中火加熱至冒煙時,投入黨參段,拌妙至大米呈老黃色,黨參掛火色,出鍋,去米。
-
炒成珠
炒成珠系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之一。將膠類藥材切製成丁,在固體輔料中掩埋翻炒滾動受熱膨脹鼓起,成為內無溏心的圓球狀。膠類藥材炒成珠後,質琉體脆,便於粉碎,降低滯膩之性,矯臭矯味,增強療效。如蛤粉炒阿膠珠等。
-
炒令煙絕
炒令煙絕是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某些有毒藥物通過炒制加熱,使其所含的毒性成分在高溫情況下揮發或昇華,並以濃煙散盡為炮製標準,又稱“炒令煙盡”。如中藥幹漆,李中梓《本草通玄》中有“煎幹,炒令煙盡,存性”,《肘後備急方》有“熬煙絕”等記載。現
-
炒去油
炒去油是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將某些含揮發油或脂肪油成分的藥物加熱炒至完全或部分除去油類成分。如麩炒乳香、麩炒沒藥等。炒去油後可減少副作用,降低黏膩之性,便於粉碎,矯味矯臭,便於服用。
-
炒去刺
炒去刺是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某些表面有尖刺的藥物,採用清炒法或固體輔料燙炒的方法,加熱至藥物表面焦黃色,使刺尖焦脆或變禿的過程。系藥物炒制程度的火候要求之一。炒去刺的目的在於緩和藥性,降低毒性,同時便於粉碎和製劑。如炒蒺藜、炒蒼耳子、炒
-
炒
炒是炮製方法之一。將藥物置受熱容器中翻動並連續加熱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古代又稱為“火囂”、“熬”等,如《五十二病方》中有“(火囂)鹽令黃”,《神農本草經》露蜂房、蛇蛻、蜣螂等“火熬之良”。漢代始有“炒”法記載,如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
2017-03-05 10 -
燉制
燉制是炮製方法之一。將淨制後的藥物與定量的液體輔料(灑、醋、藥汁等)拌勻,裝入瓦罐或金屬罐內,密閉,放置在開水鑰中隔水加熱至所需程度的一種蒸制方法。因藥未與水蒸氣直接接觸,而是利用水蒸氣將容器(瓦罐、金屬罐等)加熱,利用容器溫度以達到蒸
-
放射線滅殺法
放射線滅殺法是現代滅菌法之一。指採用60Co-y射線殺滅中藥材及其飲片中的微生物,達到滅菌目的。此方法設備投資大,需要嚴格的管理防護描施,但對各種微生物的殺滅作用極強,如果將輻射後的中藥再行密封貯存,防止污染,即可有較好的防護效果,延長
-
炙法
炙法是將淨選或切制後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的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逐漸滲入藥物組織內部的炮製方法。隨著加入輔料種類的不同,又分為灑炙、醋炙、鹽炙、薑炙、蜜炙、油炙等,其操作方法也隨各種輔料炙法的不同有所不同,但均要求液體輔料能盡可能多的滲入到
-
炙
炙是炮製方法之一。將藥物置火上烤黃、炒黃或用液體輔料拌潤翻炒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炙的含義歷代均有不同:《五十二病方》中“炙蠶卵”“炙梓葉”是將藥物置於近火處烤黃;張仲景《金匱玉函經》甘草“炙焦為來”,《金低要略方論》生狼牙“炙香”同“
-
乳汁制
乳汁制是指藥物與乳汁同制的炮製方法。乳汁有牛乳、馬乳、驢乳、羊乳和人乳。藥物經乳汁制後:①能滋潤藥物的燥性。如白術.《本草蒙筌》雲:“人乳汁潤之,制其性也。”《景嶽全書》雲:“制以人乳,欲潤其燥。”《本草求真》雲:“入滋陰藥人乳拌用,借
2017-03-05 14 -
採制
採制是指藥物採收加工過程。當藥用植物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其入藥部位已符合藥用要求時,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採收、加工、乾燥等處理,使它成為可供醫療用的藥材,這個過程就是採制。因為藥用植物種類繁多,所以採制有很強的時間性和技術性。即應注
-
酒制餅
酒制餅灑制法之一。系將潔淨藥物置受熱容器內,加入適量清水共煮至一定程度,再加入定量黃酒和麵粉,拌勻製成餅,切塊乾燥的炮製方法。如中藥菟絲子,《本草求真》載:“酒浸煮爛,作餅暴幹。”
-
酒制
酒制是炮製方法之一。系將淨藥材或飲片與定量灑拌勻悶潤使酒滲入藥材組織內部或再經炒制、燉制、淬制等加熱處理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根據操作方法、加熱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又分為灑炙、酒浸潤、灑蒸燉、酒淬、酒制餅等方法。
2017-03-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