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緩解咳嗽症狀-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孔最穴 2、 合穀穴 3、 手臂 4、 太淵穴、列缺穴 1、拇指用力點按孔最穴50次。孔最穴主治急症,可迅速緩解咳嗽症狀。 2、指掐合穀穴50次。刺激合穀穴不但可止咳, 還可清肺退熱,緩解因咳嗽而導致的發熱症狀。
2015-10-26 256 -
緩解頸間酸痛-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翳風穴 2、耳部肩反射區 3、 頸推棘突兩側 1、雙手拇指反按左右翳風穴1 ~3分鐘。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位,適當加以刺激可促進淋巴迴圈、肩膀酸痛症狀。 2、食指推耳部肩反射區1 ~3分鐘,以局部發熱為
2015-10-26 259 -
緩解經肩酸痛-按摩原理
頸肩酸痛大多是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不良姿勢所致,多見於長期伏案工作、精神高度緊張的三四十歲的人。頸肩肌肉僵硬、酸痛與一般因運動而產生的肌肉疼痛不同,如果置之不理,有可能轉化成慢性炎症。而按摩療法可有效緩解和治療頸肩酸痛的症狀。 按摩
2015-10-26 396 -
緩解頸肩酸痛-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膏肓穴 2、 頸項部、上背部 3、肩中俞穴 1、食、中指點按膏肓穴1〜3分鐘,以有酸痛感為佳。此穴歷來為緩解肩膀僵硬、酸痛的要穴,頸肩酸痛嚴重者,點壓此穴痛感明顯。 2、用掌擦法擦頸頂部和上背部3〜5分鐘,均
2015-10-26 301 -
緩解頸肩酸痛-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肘髎穴 2、手部肩關節反射區 3、至陰穴 1、食、中指點按肘髎穴50次, 以感覺脹痛為宜。經常使用電腦之人,手、肘常有勞損情況,而刺激肘髎穴可緩解手、肘勞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頸肩酸痛。 2、拇指一指禪法推手部肩關
2015-10-26 285 -
減輕胃痛-按摩原理
胃痛,以上腹部近心窩處經常疼痛為主要症狀。當今社會,胃痛是普通人的常見症狀,多由各種胃病、飲食習慣不良、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所致。胃痛發作時,人們常常疼痛難忍,並有噁心、嘔吐症狀,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因此,掌握一套有效緩解胃痛的按摩法
2015-10-26 102 -
減輕胃痛-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中脘穴 2、胃俞穴3、 靈台穴 1、 食、中指按揉中脘穴1~ 3分鐘。中脘穴是調理消化系統疾病的最常用穴位之一。刺激此穴, 對胃腸功能有調節作用,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功效, 對緩解胃痛效果顯著。 2、雙手拇指
2015-10-26 326 -
減輕胃痛-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內關穴 2、手三裡穴 3、 公孫穴 4、 太白穴 5、梁丘穴 6、足部胃反射區 1、拇指按揉法或掐法按摩內關穴1〜3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內關穴是調理胃腸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適當加以刺激能夠和胃降逆、理氣止痛,對胃痛
2015-10-26 266 -
促進消化-按摩原理
此處所指消化不良指功能性消化不良,即具有上腹脹痛、反酸、食欲不振、嘔吐、失眠、多夢等不適症狀,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症狀的器質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患者多為20〜49歲的都市上班族。經調查顯示,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是該症的主要原因。
2015-10-26 314 -
促進消化-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中脘穴 2、天突穴 3、天樞穴 4、 臍周 5、 脊柱 6、 胃俞穴 1、食、中指按揉中脘穴1~3分鐘。中脘穴是調理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穴位之一。按摩此穴,對胃腸功能有調節作用,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功效,對消化不良有一
2015-10-26 230 -
促進消化-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手三裡穴 2、 合穀穴 3、 足三裡穴 1、拇指按揉手三裡穴1〜3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手三裡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俞穴。大腸主傳導變化,腸與胃相通,因此刺激手三裡穴,可調節腸胃功能,用於改善宿食不化、消化不良等症。
2015-10-26 261 -
改善食欲不振-按摩原理
"食欲"是一種想要進食的生理需求,一旦這種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稱為食欲不振。食欲不振主要因身體疲勞、精神緊張、運動量不足、疾病、飲食不規律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內分泌失調、消化系統功能減弱所致。長期食欲不振會造成營養不良、體重逐漸下降等,進而
2015-10-26 215 -
改善食欲不振-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腹部2、天樞穴3、中脘穴 4、 脾俞穴 5、胃俞穴6、 1、深呼吸3次使腹肌放鬆,雙手掌重疊於腹部,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按摩30次,以透熱為度。此法能改善腹部血液迴圈, 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加腹壓,消除腹脹,從而緩解食欲
2015-10-26 214 -
改善食欲不振-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三間穴 2、手部胃脾大腸反射區 3、足三裡穴 1、拇指掐按三間穴50次。三間穴乃大腸經的要穴,適當加以刺激能有效改善因胃腸機能障礙引發的食欲不振現象。 2、拇指按揉手部胃脾大腸反射區1〜3分鐘。此法能促進消化器官蠕動
2015-10-26 179 -
改善胸悶-按摩原理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情況嚴重者可自覺有大石壓胸之感,甚至發生呼吸困難現象。胸悶有病理性和功能性之分, 前者由某些疾病引起,需要對症治療才能康復;後者是一種暫時性心血管功能性失調症狀,多由通風不暢、焦慮、緊張、精神創傷、氣候等因素引起,常伴
2015-10-26 181 -
改善胸悶-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膻中穴 2、 巨闕穴 3、膺窗穴 1、中指按揉膻中穴1~ 3分鐘, 以感覺脹痛為宜。胸為大氣之府, 膻中穴為體內氣的會穴。治氣的穴位,當首推膻中穴,尤其是氣虛氣弱之症。按摩此穴,具有補氣調氣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情志失
2015-10-26 119 -
改善胸悶-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曲澤穴2、 郤門穴 3、內關穴 4、消濼穴 5、神門穴6、足部心反射區 1、拇指按揉曲澤穴1〜3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曲澤穴是調理心血管疾病的要穴,可以調節心臟的血液供應,對胸悶有很好的療效。 2、食、中指按揉郤
2015-10-26 763 -
緩解腹脹-按摩原理
腹脹,即胃腸道脹氣,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引發的不適症狀。通過簡單的自我按摩可將胃腸道內的多餘氣體排出體外,從而有效緩解腹脹。 按摩原理 : 中醫將腹脹歸於"腹痛"、 "便秘"的範疇,認為其多由脾胃虛弱、運化失健,或情志不暢、肝
2015-10-26 143 -
緩解腹脹-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腹部2、 中脘穴3、 水分穴4、 石門穴5、 極泉穴6、脾俞穴7、 胃俞穴 1、掌摩全腹,順時針按摩3〜5分鐘,以腹部發熱為宜。此法能夠疏通腹部血液迴圈,增強腸胃蠕動, 促進消化,排出多餘氣體。 2、食、中指按揉
2015-10-26 247 -
緩解腰痛-按摩原理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 為人體提供支援並保護脊柱。長時間保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出現腰背部疼痛。此時,適當的按摩不但能夠有效消除疼痛,還可以預防腰肌勞損等病變。 按摩原理 這裡的腰痛主要與勞損太過有關。長期保持同一姿勢、缺
2015-10-26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