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遲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脈遲則在髒,遲則為寒。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心痛咽酸。關脈遲,胃中寒。尺脈遲,下焦有寒。” 《脈訣》:“遲者陰也。主腎虛不安。寸口脈遲心上寒,當關腹痛飲漿難,流人尺中腰腳重,厚衣重覆。也嫌單。” 《千金方》:“遲則在髒,遲則為
2017-03-07 19 -
數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數者腑也,數即有熱。寸口脈數即為吐,以有熱在胃管,熏胸中熱在中,煩滿渴;關脈微,胃中有客熱,尺脈數,惡寒,臍下熱痛,小便赤黃。” 《千金方》:同《脈經》從略。 《活人書》:“氣血熱則脈微,數者腑也,數則為熱,微為虛為熱。”
2017-03-07 23 -
滑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滑為實為下。寸口脈滑陽實,胸中壅滿.吐逆;關脈滑,胃中有熱,滑為熱,實以氣滿,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尺脈滑,血氣實,婦人經脈不利。男子尿血。” 《脈訣》:“滑者陽也,主肢體困弊,腳手酸痛,小便赤澀。滑脈居寸多嘔逆,關滑胃寒不下
2017-03-07 12 -
滑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寸口脈滑而遲,不沉不浮,不長不短為無病。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複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尺脈滑而疾血虛,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滑而浮散者癱瘓風,浮而滑者宿食
2017-03-07 17 -
澀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脈澀者少血多氣。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關脈澀,血氣逆冷;脈澀為血虛,以中焦有微熱;尺脈澀,足脛逆冷,小便赤。” 《脈訣》:“澀脈主遍身疼痛,丈夫有此號傷精,婦人有孕腫中病,無孕還須敗血成。澀脈關前胃氣並,當關血敗不能停,尺部如
2017-03-07 14 -
緩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寸口脈緩,皮膚不仁,風寒在肌肉,關脈緩,其人不欲食,此胃氣不調,脾氣不足。尺脈緩,腳弱下舯,小便難,有餘瀝。” 《脈訣》:“緩主四肢煩滿,氣促不安。緩脈關前搐項筋,當關氣結腹難伸,尺上若逢瘴結冷,夜間常夢鬼隨人。” 《括人書
2017-03-07 20 -
數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弦數為瘧,弦數有寒飲,滑數心中結熱盛,短而數心痛,心煩,緊而數,寒熱俱發,必下乃愈。” 《千金方》:“弦數多熱,弦數有寒飲,滑數心下結熱盛。沉而數中水,緊而數,寒熱俱發。” 《活人書》:“數在左寸,浮之得者,熱在小腸,沉之得
-
洪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浮洪大長者,風眩癲疾,洪大者傷寒熱病,浮洪大者傷寒,秋吉春成病。” 《千金方》:“寸口脈洪大,胸脅滿。” 《四言舉要》:“病熱有火,洪數可醫,……五疽實熱,脈必洪數,未潰癰疽,不怕洪大,已潰癰疽,洪大可怕。” 《三因方》:“
2017-03-07 15 -
洪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洪則為氣(一作熱)。關脈洪,胃中熱,必煩滿。” 《脈訣》:“洪主頭痛,四肢浮熱,大腸不通,燥糞結澀,口幹,遍身疼痛。關前熱在胸,到關反胃,尺中小便赤澀腳酸疼。” 《千金方》:同《脈經》,從略。 《活人書》:“寸口洪,主胸膈煩
2017-03-07 56 -
弱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小弱而澀胃反,微弱者有寒少氣。尺寸俱孺弱,發熱惡寒、汗出。” 《千金方》:“寸口脈沉而弱者,日寒熱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脈微而弱,氣血俱虛,男子吐血,婦人下血,嘔汁出。” 《四言舉要》:“沉弱陰虛,弱小陽竭。泄瀉下痢,沉小滑弱
2017-03-07 12 -
弱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弱為虛為悸,寸弱陽氣少,關弱無胃氣,尺弱少血,足脈弱寸強,胃絡脈傷。” 《脈訣》:“弱者陰也。弱主氣居於表,生產後客風而腫。關前弱脈陽道虛,關中有此氣多疏,若在尺中陰氣絕,酸疼引變上皮膚。” 《千金方》:“關上脈弱,胃氣虛,
2017-03-07 41 -
微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微而緊者有寒,微弱者有寒少氣,微浮秋吉冬成病,微數雖甚不成病,不可勞。” 《千金方》:“寸口脈微而弱,血氣候虛,男子吐血,婦人下血,嘔汁出……關上脈微浮,積熱在胃中,嘔吐蛔蟲,心健忘。” 《四言舉要》:“遺精白濁,微澀而弱;
2017-03-07 14 -
微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微則為虛、陰微則下利,陽微則發汗,寸口脈微,苦寒為衄;關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尺脈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氣。” 《脈訣》:“微主敗血不止,面色無光,崩中、漏下。微脈關前氣上侵,當關鬱結氣排心,尺部見之臍下積,身寒飲水即呻
-
濡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寸口脈襦,陽氣弱,自汗出,是虛損病。關脈襦,苦虛冷,脾氣弱,重下病。尺脈濡,苦小便難。” 《脈訣》:“濡者陰也,主少力,五心煩熱,腦轉耳鳴,下元極冷。濡脈關前人足汗,當關氣少精神散,尺部綿綿即惡寒。” 《活人書》:“濡主冷證
2017-03-07 35 -
濡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弱濡則中濕,弱則中寒,寒濕相搏,名日痹,腰脊骨節苦煩,肌為不仁,此當為痹。” 《四言舉要》:“浮濡陰虛,濡小陰虛,濕留濡細。腰痛之脈,濡細腎著。” 《三因方》:“濡而弱,為內熱外冷、自汗,為小便難。” 《醫學入門》:“濡而弱
2017-03-07 16 -
芤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為衄血。” 《醫學入門》:“芤緊或數腸內癰,極虛芤遲為亡血失精,……澀芤瘀血結成團。左寸浮芤,積瘀吐病紅;左關浮芤,失血肢體癱;左尺浮芤,尿血、女經漏;右寸浮芤衄血胸暴疼,
2017-03-07 22 -
芤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寸口脈芤,吐血,徽芤者衄血,空虛去血故也。關脈芤,大便去血數鬥者,以膈俞傷故也。尺脈芤,下焦虛,小便去血。” 《脈訣》:“芤主淋瀝,氣人小腸。寸芤積血在胸中,關內逢芤腸裡癜,尺鬱見之虛在腎,小便遺瀝血凝膿。” 《千金方》:“
2017-03-07 33 -
牢脈之相兼脈介紹
《千金方》:“尺脈牢而長,並上無有,此為陰乾陽,其人若兩脛重,少腹引腰痛。病若吐血複鼽衄者,脈當得沉細,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活人書》:“沉牢痼冷。” 《四言舉要》:“積聚在裡,牢急者生。” 《醫宗必讀》:“沉牢痼冷。蒿血在中,牢大卻
2017-03-07 13 -
牢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關脈牢,脾胃氣塞,盛熱即腹滿響響。尺脈牢,腹滿,陰中急。” 《脈訣》:“牢者陰也,主骨間疼痛,氣居於表。” 《千金方》:“關上脈牢,脾胃氣塞,熱盛即腹滿響響。尺脈牢,籍滿,陰.中急。” 《診家樞要》:“牢為裡實表虛,關中氣促
2017-03-07 25 -
什麼是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 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嶽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餘
2017-03-0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