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輔周痢疾(慢性痢疾)醫案(三)
曾XX,男,57歲,幹部,已婚,於1964年2月6日初診。 西醫診斷為慢性痢疾。素有胃病,脘腹疼痛,有時便溏,最近又感胃脘及腹痛,食納差,大便有粘液,日三~四次,無裡急後重,但常感肛門不舒,大便化驗有紅白細胞,小便黃熱而少,脈右沉滑,左弦
2017-03-11 25 -
蒲輔周麻後傷陰醫案
胡XX,女,年齡8個月,因麻疹後16天繼發高熱而喘,於1961年3月18日住某醫院。 住院檢查摘要:體溫39~40℃,脈搏174次/分,發育差,營養不良,顱方形,前囟2X2釐米、軟,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無明顯發紺,皮膚有色素沉著,胸對稱,
2017-03-11 17 -
蒲輔周陽虛欲脫(腺病毒肺炎)醫案
陳XX,男,年齡1歲半,因高燒八天,咳嗽六天,四天來加重,於1961年3月16日住某醫院。 住院檢查摘要:體溫38~40℃之間,呼吸36次/分,發育、營養中等,鼻翼微扇,咽紅,膈動腹滿,兩肺濕性羅音較重,叩診濁音。血化驗:白細胞總數由11
2017-03-11 11 -
蒲輔周鼻淵(鼻炎)醫案
張XX,女,42歲,已婚,幹部,1963年6月27日初診。 8年來鼻常流清涕,有時較粘,量多,並常打噴嚏,左鼻嗅覺失靈,時覺頭痛,每年秋後加重,今年夏季亦重,1956年曾在某醫院診斷為鼻炎(左側),當年穿刺過三次,術後無明顯好轉,近年來用
-
蒲輔周麻疹不透醫案
石XX,4歲,女,1959年1月17日初診。 出疹已三天,疹色暗而不透,高熱煩躁,大便三天未行,口幹不甚渴,咳喘氣促,吐痰不利,不思食,小便黃,脈數,舌質紅、苔薄白微黃,由肺胃熱鬱,裡結表閉,疹毒不透,治宜宣透。 處方: 牛蒡子一錢五分
-
蒲輔周麻毒內陷醫案
阮XX,女,7歲,1959年1月19日初診。 麻疹出現三天,疹形不透,高熱煩躁,嗆咳憋氣,咽喉疼痛,小便不利,大便不通,腹內不適,但不硬滿,脈滑數,舌質黯紅而幹,苔黃膩,此為麻毒內陷,肺氣鬱閉,因服寒涼藥過早,冰伏其毒所致,脈尚滑數者易治
2017-03-11 18 -
蒲輔周麻後喘急(疹後肺炎)醫案(一)
杜X,男,1歲2月,麻疹出後七天因高燒喘急於1958年冬住某醫院。 住院檢查摘要:咽培養:金色葡萄球菌。血化驗:白細胞總數6,400/立方毫米。右肺叩診音濁,兩肺水泡音,肝大4公分,體溫40℃以上。診斷:疹後肺炎。 病程與治療:曾用抗菌素
-
產後耳鳴失語治驗
耳鳴 史某,32歲,2010年3月12日初診。自訴產後35日耳鳴如蟬,終日不休。問其病史,述其產後因事所願不遂,鬱怒不暢,當日即發耳鳴,甚則閉而不聞聲音。觀其形消體瘦,面色無華,神情憂鬱,舌紅少津,脈細而澀。此乃產後之際營血虧損,加之情懷
2017-03-11 10 -
風溫肺熱發疹案
程某某,女,8歲,2010年10月10日初診。患兒10月1日起發熱,惡寒,咳嗽氣急,體溫40℃,曾住院多日未查明病因,多種西藥治療無效,迄今高熱未退,伴時時畏寒,少汗,全身皮膚遍起紅疹。舌尖邊紅,苔薄黃,脈浮數。處方:荊芥10克,金銀花1
2017-03-11 14 -
溫陽散寒通脈法治療多灶性運動神經病
多灶性運動神經病是一種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臨床表現為非對稱性進行性肢體無力,以遠端受累為主,電生理檢查在1根或多根運動神經上存在持續性多灶性傳導阻滯,而感覺神經沒有或輕微受累。現代醫學對該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推測可能與空腸
2017-03-11 13 -
張錫純:經方治療的核心是察機用藥
●不同時代經方家經方應用的整體風格,一定是由其所處的特定時空背景決定的。 ●臨證用藥是沒有固定套路的,需要隨“機”應變。 ●針對病機用藥,不僅體現在“臨證察機”上,而且可以“治發機先”,這是“對症狀體徵用藥”所無可比擬的。 ●“方症對應”
2017-03-11 23 -
路志正臨證5特色
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躬耕杏林70年,以善治疑難雜病著稱。他崇尚脾胃學說,提出“調中央以通達四方的觀點”,主張“通、化、滲”三法治療濕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體系。 講究系統性 路志正臨證講究系統性,以胸痹為例,他認為胸痹的發病機制多種多樣,
-
路老治頑疾
路老治頑疾 路志正臨床宣導綜合療法,內外同治,針藥並用,食藥結合,身心並調,以湯藥配合熏洗、茶飲、針灸等法取效,常使頑疾藥到病除。觀其處方,藥味少,藥量輕,選藥准,常融經方、古方、時方於一爐,靈活化裁,知常達變。 案1 一老年患者,常年頑
-
標本兼顧辨治頸椎病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綜合征,以頸肩疼痛,四肢麻木,肌肉無力,眩暈,步履蹣跚,甚者四肢癱瘓為特徵。頸椎病相當於中醫的“痹證”和“眩暈”範疇。 “痹證”的病因,概括為外傷、勞損及外感風寒濕邪,這三大致病因素均可以影響氣血
-
辛開苦降法治癒術後胃腸功能紊亂案
胃腸功能紊亂是外科腹部術後常見的消化系統併發症,尤其是在“結石性膽囊炎”、“膽源性胰腺炎”等疾病普外科術後多見。由於手術可以使中氣受損,加之術後患者多臥床休息,又有精神緊張以及胃腸蠕動失常等多種原因,臨床常會表現出胃腸功能紊亂,導致胃氣不
-
治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案
王某,男,9歲。2010年6月1日初診。患者躁動伴睡眠驚恐3年餘。家長于3年前發現患兒注意力不集中,躁動不安,右側面頰肌肉抽搐,不自主做擠眉弄眼動作,手中持物玩耍不停(包括刀、針等銳器),曾於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兒童多動症”,予中西藥物
-
三棱破氣又化瘀力宏性平擅止痛
三棱,首載于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其味苦性平,歸肝、脾兩經。歷代本草記載其能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可治癥瘕積聚、氣血凝滯、心腹疼痛、脅下脹痛、經閉、產後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瘡腫堅硬等。習慣看法認為其為破血之品,或認為其攻破之力甚強,久服
2017-03-11 14 -
預防闌尾炎的六大措施
闌尾是人類的一種退化器官(食草動物的闌尾很發達),長約7~9釐米,直徑約0.5釐米,位於腹部的右下方,盲腸內側,近端與盲腸相通,遠端閉鎖。由於闌尾腔細小,又是盲管,食物殘渣和糞石等容易掉入腔內,堵塞管腔引起發炎,形成闌尾炎。 闌尾炎是以轉
-
威靈仙通大便
威靈仙,性味辛、咸,溫。歸膀胱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治骨鯁等作用,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關節屈伸不利及諸骨鯁咽等證。此藥之功尚不僅此,亦可通大便,療效亦佳。《本草正義》言:“威靈仙,以走竄消克為能事,積濕停痰,血
2017-03-11 25 -
水蛭祛瘀化痼疾
水蛭,鹹、苦、平,有小毒,歸肝經,首載于《神農本草經》,謂其“治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利水道”。張仲景的大黃 蟲丸以水蛭與大黃、 蟲、桃仁、虻蟲等藥配伍,治五勞虛極羸瘦、幹血內結、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婦女經閉不通等症。現用此方治
2017-03-11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