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楂消食化瘀健脾胃
山楂,減肥瘦身者及消化不良兒童都喜歡它。山楂又稱山楂果、山裡紅、山梨、紅果等,其果皮鮮紅或紫紅,果肉鬆軟,不僅美味可口,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在每100克鮮山楂果肉中,維生素C高達89毫克,在水果中僅次於紅棗、獼猴桃。山楂中胡蘿蔔素含
2017-03-11 10 -
酷暑注意防3病
“赤日炎炎似火燒”,在大熱天裡,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了防暑降溫外,還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見而易被忽略的三種疾病——中風、陰暑、寒濕病。 一防“中風” 如今,中暑病例數相對下降,而夏天“中風”的發病率卻升高,甚至高於冬天。 有研究資料指
-
“老慢支”夏服藥膳事半功倍
慢性支氣管炎俗稱“老慢支”,是中老年人常見病。該疾病秋冬寒冷季節發作頻繁,夏季卻是老慢支患者相對緩解期。此時進行適當的調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也是中醫“治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思想體現。 老慢支患者若病情穩定,可以試試下列食療方
2017-03-11 10 -
建曲神曲效不同
神曲是常用的消食藥物,為麵粉和其他藥物混合後經發酵而成的加工品,用大量麥粉、麩皮與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鮮青蒿、鮮蒼耳、鮮辣蓼汁液,混合拌勻,使之不幹不濕,做成小塊,放入筐內,蓋上麻葉,保溫發酵一周,長出菌絲後,取出曬乾即成。神曲具有消食
2017-03-11 30 -
半表半裡成熟于東漢
關於“半表半裡”這一術語成熟的年代,不論是從考證文獻看,還是從《傷寒論》的主要內容看,半表半裡是八綱的病位概念,是由病位概念表、裡衍生而來。“半表半裡”最早出現於《傷寒論》而且成熟於《傷寒論》,時代應屬東漢。 《傷寒論》不僅最早提出“半表
2017-03-11 10 -
中醫也要與時俱進
中醫是中華傳統文明中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在數千年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對全民族的繁衍和健康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值得人們研究學習、繼承發揚。但是,無可諱言,由於歷史的局限,中醫學也有諸多方面需要趕上現代醫學前進的步伐。 倘若在中醫醫療實踐中
-
蕁麻疹分型辨治
蕁麻疹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導致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近年來由於空調的普及,夏季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增加。臨床以皮膚突然出現扁平丘疹,劇癢,發無定處,時起時消,愈抓愈癢,消退後不留痕跡為主症。西藥用抗組胺、激素類藥物治療,近期療
-
下肢痛的防治
下肢痛伴局部急性腫脹:一般多見於急性蜂窩組織炎,是疏鬆結締組織彌漫性化膿性炎症,可向周圍組織擴散。若出現界限清楚的片狀紅疹,則可能是丹毒。治宜清熱解毒,活血通絡,藥用消毒飲: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敗醬草30克,大青葉20克,金銀花
-
國醫大師張學文:清腦通絡湯
中風應早發現、早防治,若在中風之先兆階段積極地進行干預性防治和調養,防患於未然,才是阻止或延緩中風發病的最關鍵所在。 張學文教授對於中風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並在此基礎之上總結出一套療效卓著的診療方案,治癒了眾多中風患者。他認為,中風病最關
2017-03-11 17 -
脾病論治5法
《素問·靈蘭秘典論》:“脾胃者,倉廩之管,五味出焉。”脾主運化,升清,主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氣、血和津液的化生之源。臨床涉脾病機常較複雜,治脾方法也較多。 潤脾法 此法用於脾陰虛而
-
《傷寒論》詞義劄記
《傷寒論》是中醫的經典著作,但其寫作年代久遠,有個別文詞古奧難懂,今就其中幾個詞義提出一點看法,以期能更準確地理解原文。 似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溫覆令一時許,遍身zhizhi,微似有汗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 句中“
-
辨證分型治汗證
不因外界環境影響,在頭面、頸胸,或四肢、全身過度出汗者,中醫稱汗證。其臨床表現通常有兩類,白晝汗出溱溱,動則益甚者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後汗止者為盜汗。見於西醫學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甲亢、風濕熱、結核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病過程中。中醫可
-
中藥處方勿忘注明忌口
《傷寒論》第12條桂枝湯證中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在這一條的“桂枝湯”方後注中特別指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筆者認為,
-
中醫辨治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常反復發作,病情多在情緒波動、精神緊張、飲食失調、氣候變化等情況下發作;常伴左下腹脹痛、隱痛或痙攣痛,多在排便後減輕,呈疼痛-排便-緩解的規律;經常便秘或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但無膿血便;可伴腹脹
2017-03-11 16 -
葡萄治病驗方
治泌尿系統感染:取葡萄汁150克,藕汁100克,加蜂蜜1~2匙,溫開水沖服,對小便短少及澀痛有較好作用。 治風濕性關節疼痛:取野葡萄藤100克,葡萄乾50克,水煎服。對風濕性關節疼痛及浮腫、尿少均有一定效果;其藥渣可熱敷患處。 治聲音嘶
-
《經方臨證心法》評介
雖然現代醫學迅速發展,但是《傷寒雜病論》依然一直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尤其是《傷寒雜病論》中的理法方藥,為臨床上解決了許多疑難問題,即使是現代層出不窮的綜合征,也同樣有效。長期以來已有不少的專家學者潛心鑽研,探討其理法方藥,補充和完善其學說
-
白天不動晚上不睡 最傷身體
白天人類通過勞動,使身體得到鍛煉,增強體能,並會使人體產生疲勞的感覺,為進入夜晚的睡眠提供條件。 白天自然界的陽氣是向上向外的,人體的陽氣也是向上向外的,白天睡覺人體必須克服自然界和人體陽氣向上向外的雙重阻力使陽氣向內向下,此時人體就要付
2017-03-11 16 -
夢見突然踩空 原是睡眠抽動
當夢到自己從高處掉下來的時候,身體突然一抻,我們就醒過來了。這種現象叫做睡眠抽動。在很淺的睡眠中,當我們體溫下降、心跳變慢、大腦不再控制意識的時候,這種現象經常出現。這時候,人體大塊的肌肉放鬆下來,有時候大腦正在做一個短夢,在這個夢中,你
2017-03-11 24 -
胃脹氣 飯前洗個臉
如今,人們往往吃得多、動得少,如果再加之氣候影響或情緒不良,胃脹氣往往會找上門來。不妨在飯前洗把臉,輕輕按摩臉部,可有效緩解胃脹氣。 氣滯留在體內會使內臟活力受損,造成各部位的酸痛與疲勞。因此,不妨在用餐前休息片刻,先消除疲勞再用餐會大大
-
警惕老年人夏季更易中風
在夏天最容易脫水,脫水會使血液變黏稠,這對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壓的老年人來說,必是“火上澆油”,促進大腦發生中風。 中風前兆 單眼一過性失明:說明視網膜有短暫性缺血,是中風的早期信號。 劇烈頭痛:腦岀血前幾小時常有劇烈頭痛的表現。 眩暈: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