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的問診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病證,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因腰為腎之府,故腰痛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其主要是因為久居濕地,感受濕邪,久病體虛,或勞欲太過,或跌僕閃挫,引起濕邪,瘀血阻滯。或精虧失養而發生腰痛。腰痛發生後,可影響人的
2017-10-12 14 -
癃閉的問診
癮閉是指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症的一種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稱為“癃”;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稱為“閉”。癮閉的發病,主要病位在膀胱,且與三焦、肺、脾、腎關係密切。肺失其職,不能通調水道
-
癭病的問診
癭病是由於情志內傷,飲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氣滯、痰凝、瘀血壅結於頸前所引起的,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疾病。在中醫著作裡,又有“癭”“癭氣”“癭瘤”“癭囊”“影袋”等名稱。本病多由長期鬱怒憂思,使肝失調達,氣機鬱滯,津液
2017-10-11 11 -
痙證的問診
痙證是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病證。痙證的發生,可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個方面。外感是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壅阻經絡,氣血不暢,或熱盛動風,或熱灼津液而致痙;內傷是陰虛血少,虛風內動,筋脈失養而致痙。病因雖不同,但導致發痙
2017-10-11 10 -
中風的問診
中風以猝然昏僕、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木昏僕而僅以?僻不遂為主症的一種疾病。因本病起病急驟,症見多端,變化迅速,與自然界中風性善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古代醫家從廣義角度來認識風病,遂命之為中風。又因其發病突然而亦稱
2017-10-11 14 -
頭痛的問診
頭痛,是指以頭的某些部位或全頭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頭為諸陽之會,與厥陰肝脈會于巔,諸陰寒邪小能上逆,為陽氣窒塞,濁邪得以上居,厥陰風火乃能逆上者作痛。故頭痛一證,皆由清陽不升,火風乘虛士入所致。頭又為髓海所居之處,既有經絡與臟腑相連,又
2017-10-11 13 -
鼓脹的問診
鼓脹是據腹部膨脹如鼓而命名。以腹脹大,皮色蒼黃,脈絡暴常為特徵。又名“水蠱”“蠱脹”“膨朜”“蜘蛛蠱”“單腹蠱”等。本病鬥要由於酒食不節,情志所傷,血吸蟲感染及其它疾病轉變而致肝、脾、腎三髒受病,氣、血、水、瘀積腹內,以致腹部日漸脹人,
-
積聚的問診
積聚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的病證。又名“癥瘕”“癥積”。積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為髒病;聚是無形,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屬氣分,為腑病。 積聚的發生,多因情志鬱結,飲食所傷,寒邪外侵以及病後體虛,或黃疸、瘧疾等經久不愈,以
2017-10-11 14 -
黃疸的問診
黃疸以身黃、目黃、小便黃為主症。其中目睛黃染尤為本病的主要特徵。古人又稱為“黃癉”。本病多發于兒童及青壯年,且其中一部分具有傳染性。導致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區感受外邪,濕熱、疫毒之氣,邪壅腸胃,牌運失常,濕熱交爭於肝膽,肝失疏泄,膽汁外
-
脅痛的問診
脅痛是以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也是臨床比較多見的一種自覺症狀。因肝居脅下。其經脈布於兩脅,膽附於肝,其脈亦循於脅,故脅痛之病,主要責之於肝膽。如肝氣鬱結,情志抑鬱,疏泄不利,氣阻絡痹,而致脅痛;肝膽濕熱,外濕內侵或飲食所傷
-
便秘的問診
便秘是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證。古人稱之為“陽結”“陰結”“脾約”,患此病者大便次數減少,經常三五日或六七日,或更長時間才得大便一次,亦有雖然次數不減,而糞質乾燥堅硬,排出困難。常因努掙而致肛門裂傷及痔瘡
2017-10-10 13 -
腹痛的問診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生疼痛的病證。臨床極為常見。腹痛一證發生的病因病機中要為外感時邪,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及素體陽啡導致氣機鬱滯,氣血運行受阻,脈絡不通及經脈失養。如寒暑濕執之邪侵入腹中,損傷脾胃,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暴
2017-10-10 10 -
霍亂的問診
霍亂是以起病急驟,猝然發作,上吐下瀉,腹痛或不痛為特徵的病證。因起病丁頃刻之間揮霍繚亂,故名為霍亂,本病多發于夏秋季節。其發病主要是由於感受暑濕、寒濕穢濁之氣,邪氣客阻胃腸或飲食不潔,進食生冷、饋腐之物均可損傷腸胃致運化失常,升降失司,
-
痢疾的問診
痢疾是以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症的病證。古代醫籍中亦稱為“腸澼”“下利”“赤白痢”“血痢”“熱痢”“膿血痢”等。痢疾一證多發生于夏秋季節,時疫之痢亦具有傳染性。如《丹溪心法·痢篇》所說:“時疫作痢,一方家家,上下傳染相似。”導
2017-10-10 10 -
泄瀉的問診
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嚴重者瀉出物如水狀的病證。古人又稱之為“濡泄”“洞泄”“饗泄”“注泄”“下利”。泄瀉的致病因素常有感受外邪,如寒濕暑熱之邪在侵襲皮毛肺衛的同時也能直接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或傷於飲食,不潔之物損傷脾胃,傳導失
2017-10-10 21 -
嘔吐的問診
嘔吐是一個症狀.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幹嘔,因為臨床上嘔與吐常常同時發生而難於區分,故汁稱為嘔吐。嘔吐發生的病因病機為外邪侵襲,如風、寒、暑、濕之邪及穢濁之氣客於胃腑,或飲食所傷,食積內阻,傷胃滯脾;或情志失調,橫
-
反胃的問診
反胃是以脘腹痔脹,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古人又稱“胃反”,此證常由酒食不節,饑飽無常,濕熱內蘊,積於胃腑,火熱上逆,夾穀面出;或情志失調,思慮不解,鬱怒難伸,肝脾失調,痰氣交阻,胃失和降;或勞倦過度,脾腎
-
噎嗝的問診
噎為噎塞,指吞咽之時梗阻不順;嗝為格拒,指飲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因臨床上噎常為膈的前驅,故以噎嗝並稱。正如《千金方衍義》所說:“嗜之與膈,本同一氣,膈證之始,靡不由噎而成。”噎嗝的發生多由憂思鬱怒傷肝,或酒食不節傷脾,或亡血失精傷腎,由
-
嘈雜的問診
嘈雜是指胃中空虛,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憹,莫可名狀的一種疾病。古人又稱為“心嘈”。導致本證的病因常有飲食不節,辛辣香燥,醇酒肥甘,積滯中焦,痰濕內聚,鬱而化熱,痰熱內擾;憂鬱惱怒,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氣失順降;
2017-10-10 10 -
胸痹的問診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為主症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金匱要略》說:“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萎雍白半夏湯主之。”其病因有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
2017-10-0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