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膿性關節炎的問診
化膿性關節炎是關節內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易受感染的關節是下肢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其次為肘、肩、踝、腕關節。多為單一關節發病,兩個關節或多個關節發病極少。其感染途徑一是血源性,由全身及局部感染病灶,如癤癰、毛囊炎、口腔感染、扁桃體炎、呼吸道
2017-10-26 11 -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問診
慢性骨髓炎是因急性骨髓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而轉成的。慢性骨髓炎病程長,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常有一個或多個瘺管、竇道,時常排出膿液。如果膿液引流不暢,病灶局部則會出現腫脹,疼痛加劇,全身發熱,周身不適等。如急性骨髓炎的表現,經久不愈,則會
-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問診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骨胳感染,包括骨髓、骨質、骨膜,本病的感染途徑有三:一是細菌從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經血液到達骨組織引起骨髓炎,即血源性骨髓炎;二是外傷造成開放性骨折,感染後引起骨髓炎;三是從鄰近的軟組織感染蔓延至骨
-
損傷痹證的問診
傷科疾病中,各種類型的關節疾舫,以及損傷之後氣血不暢,經脈不通,瘀血阻於關節而出現關節的腫脹疼痛,屈伸不利等症,都屬於痹證的範疇,痹證的成因,首先是因外感六淫之邪所致。正如《李問·痹論》說:“風、寒、濕二氣雜至,合而為痹。”其次為外傷之
-
傷後腹脹、食少的問診
損傷之後,特別是內傷之後,都會出現個同程度的腹脹、納食差的症狀,常見的如胸腹部損傷、脊柱外傷等則會出現明顯的腹脹納呆症狀。因為外傷後胃腸及腹膜受到刺激使胃腸蠕動功能下降,致腸氣積鬱,對因肝脾挫裂傷患者引起的腹腔內積血,不但腹脹明顯,還會
-
傷後發熱的問診
損傷之後患者常有發熱證候。因損傷之後,脈絡破裂,離經之血瘀滯千體腔、管道、皮下、肌腠之中,壅遏積聚,鬱久則可生熱。若損傷之時伴有皮膚破損,污濁之物染蝕傷口,外邪侵人機體或傷後瘀血積聚,加之體內原有餘毒外侵,瘀血和邪毒相聚為熱;或損傷之後
-
傷後昏厥的問診
凡損傷之後引起意識障礙或意識喪失,稱為昏厥.在古典醫籍中有“昏憒”“暈厥”“血暈”“昏迷”“迷悶”“昏死”等名稱,但都是以昏沉不省人事為特點。昏厥之症也有深淺之分,淺者僅意識障礙或時清時昏,昏不識人;深者不省人事,無知覺,屬於內傷危證,
-
損傷血虛的問診
損傷血虛是指外傷之後,或血出千外,或瘀於內,或久病之體不愈,營養不良,以致耗氣傷血之症,表現為氣血兩虛的證候。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悸氣短,少氣懶言,食少汗多,耳鳴耳聾,手足麻木等。此為氣血虛弱,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西醫的失
-
膝部脫位的問診
膝部脫位包括髕骨脫位、膝關節脫位。髕骨古稱“膝蓋骨”,又稱“鏡面骨”。由於直接或間接的外力作用引起關節穩定性的破壞,使髕骨及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脫離應在位置,造成脫位。多伴有關節囊、韌帶、肌肉的損傷。由於關節的脫位,造成局部血脈的損傷,使
-
膝關節部骨折的問診
膝關節部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骨折、股骨髁間骨折、脛骨髁部骨折、髕骨骨折。股骨髁上骨折也叫末軀骨下骨折。髕骨又名“連骸骨”,俗稱“膝蓋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覆於健?上下兩骨之端,內面有筋連屬。”脛骨髁骨折也稱脛骨平臺骨折。本病
2017-10-25 10 -
大腿部骨折的問診
大腿部骨折即是指股骨幹骨折,包括般骨小粗隆下2~3釐米和髁以上2~3釐米的股骨骨折。股骨俗名“大腿骨”,又名“髀骨”“大鍵骨”“未軀骨”,大腿部骨折多由強大暴力所造成,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車撞擊、碾壓、重物打擊和火器性損傷,或因間接外力
-
髖部傷筋的問診
髖部傷筋是指機體遭受跌僕閃挫、銳器所傷或體虛過勞,風寒濕邪侵襲破壞了髖部的“骨正筋柔”的常態,造成髖部傷筋。髖部傷筋包括髖關節扭傷、股四頭肌捩傷、股內收肌損傷、股二頭肌扭傷、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梨狀肌綜合征、彈響髖、小兒髖關節錯縫等。髖
2017-10-25 14 -
髖部脫位的問診
髖部脫位是指由於跌墜壓扭等外來暴力致使髖關節失去正常的連接。使關節古稱“髀樞”“大膀”,俗名“臀階”。《傷科補要·臀骱骨》說:“胯骨,即髖骨也,又名髁骨。其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骨也,名曰機,又名髀樞,即環跳穴處也,俗呼
-
髖部骨折的問診
髖部骨折即指由於外力作用破壞了髖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包括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骼恥骨折。股骨頭頸又名髀杵,俗稱膀骨軸;粗隆間骨折亦稱末軀骨上骨折。本病多由於直接或間接外力引起,對人體影響較大,可影響負重功能,尤其是對合併有其它疾患的老
2017-10-25 11 -
前臂骨折的問診
前臂骨折是指前臂的骨質因直接或間接暴力而造成的骨折,包括橈骨和尺骨的骨折。總的病因病機是由直接、間接暴力所致的骨折或骨裂。主要影響前臂的旋轉和持物功能,有時造成血管神經的損傷。總的治療原則為有良好的復位,盡可能地恢復前臂功能,減少併發症
-
肘臂部傷筋的問診
肘臂部傷筋是指各種暴力或勞損等原因所造成的肘臂部筋的損傷。肘臂部傷筋因其部位的差異有許多不同的名稱。總的病因病機為肘臂部一旦遭受跌僕閃挫,或銳器所傷,或體虛過勞,風寒濕邪侵襲,破壞了“骨正筋柔”的常態,造成傷筋。筋傷之後,即可出現疼痛、
-
肘臂部骨折的問診
肘臂部骨折即肱骨幹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尺骨鷹嘴骨折三者的總稱,又可稱為“臑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析又稱為“肘骨骨折”“鵝鼻骨骨折”。《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一名肱,俗名胳膊,乃上身兩大支之通稱也。”《醫宗
-
肩部傷筋的問診
肩部傷筋是指各種暴力或勞損等原因所造成的肩部筋的損傷。外來暴力猛烈撞擊、重物挫壓、強力扭轉肩部可引起急性傷筋。急性筋傷失治,日久則瘀血疑結,筋肉攣縮,疼痛,活動受限。肩部傷筋對人體的影響是,筋肉或損或斷,絡脈隨之受傷,氣血互阻,血腫形成
-
肩部脫位的問診
肩部脫位是指肩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的脫位,古稱肩關節脫位為“髃骨骱失”“肩胛骨出”。由於直接或間接的外力作用而引起關節穩定性的破壞,使鎖骨的內外端及肮骨頭脫離應在位置,造成脫位。多伴有關節囊、韌帶、肌肉的損傷。由於關節的脫位,造成
-
肩部骨折的問診
肩部骨折包括鎖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頭頸部骨折。鎖骨骨折亦稱“缺盆骨骨折”“鎖子骨斷傷”“井欄骨折斷”等。《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鎖子骨》說:“鎖子骨,經名拄骨。橫臥於兩肩前,缺盆之外,其兩端外接肩解。”肩胛骨,骨折亦稱“肩髆骨折”
2017-10-2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