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腎佳品——豬腎粥
原料:豬腎一個、粳米250克、陳皮6克、花椒10粒、食鹽2克。 做法:豬腎洗淨後撕去筋膜,剖成兩半,片去腰臊後,切成約0.8釐米見方的塊; 食材淘洗乾淨,豬腎、粳米、陳皮、花椒一起下入鍋內,加清水約2500毫升,置中火上徐徐煨成粥。煮成
2017-03-09 12 -
冬季滋補蔬菜選冬筍
冬筍,是冬季一道鮮美的時令菜,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中醫認為:冬筍味甘、性微寒,歸胃、肺經;具有滋陰涼血、開胃健脾,寬腸利膈,和中潤腸、清熱化痰、養肝明目等功效。同時也要提醒您,因冬筍性微寒,老人、小孩、經期婦女不宜多吃。另
-
消粉刺 食藥粥
豆腐粥:豆腐150克,大米100克,調味品適量。將豆腐切細;大米淘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文火煮粥,待沸後,下豆腐、調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劑。可清熱解毒,適用於脾胃積熱,痤瘡粉刺,口乾咽燥,肺熱咳嗽,脘腹脹
-
薜荔可祛風活血
中醫認為,薜荔性味酸,平,入肝、脾經,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之功,可作食療用。下面介紹幾則食療方。 薜荔涼粉:取薜荔果實削皮,切開,晾乾,取果實裝於乾淨布袋內,浸入清水或涼開水中,反復捏揉袋中薜荔果籽,直至將其膠質全部擠出,而後
2017-03-09 29 -
三樣泡醋強筋骨
1、醋泡黑豆 《本草綱目》說:“豆有五色,各治五臟,惟黑豆屬水性寒,可以入腎。治水、消脹、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腫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藥理研究結果顯示,黑豆具有養陰補氣作用,是
-
補氣藥膳粥品
一、一品蓮肉糕 原料:蓮肉125克,粳米125克,茯苓60克,砂糖適量。 作用:補中、健脾、除濕。 適用人群: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便溏泄瀉。 製作:將蓮肉、粳米炒香熟,與茯苓共磨為細粉,調和砂糖,蒸糕。空腹食之。 二、洋參冬瓜盅 原
-
冬季乾果進補栗子首選
栗子古代與桃、李、杏、棗並稱“五果”,現代更是享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其果實肥厚甘美,營養豐富,食時無論生、煮、蒸、炒或用栗粉製成糕點,風味皆佳。中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可用於腎虛腰膝酸
-
過度食粗糧可影響健康
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於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粗糧不可過
-
可補血菜肴簡介
血虛證多見面色萎黃、唇舌色淡、爪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麻木、大便乾燥及女性月經衍期、量少色淡、舌淡、脈細弱等。常選用既能補養血液,又可協調心、肝、脾等臟腑功能的藥物與滋補營養的食物相配伍。 菠菜粥 原料:菠菜、粳米各25
-
甜米梅花粥
中醫認為:梅花性平,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增進食欲助消化之功效。 用幹梅花熬制一道美味甜粥,當然,有鮮梅花更好,鮮品用量加倍。且更芳馨適口,美容駐顏。 甜米梅花粥 主料:粳米100克、梅花6朵、冰糖適量。 做法:1、將粳米洗淨,加水泡1
2017-03-09 12 -
西芹熗荸薺防三高
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味甘,具有散熱去脂、祛風利濕、降壓利尿的作用;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肺等功效。兩種蔬菜同烹,菜品清淡;口感爽脆,“三高人群”以及減肥控重者不妨常食。 主料:西芹150克、荸薺10顆。 調料:食用油、鹽、白胡椒
-
款冬——冬季止咳良藥
中醫認為,款冬性味辛、溫,入肺經,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質潤,溫而不燥,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無論外感、內傷咳嗽,寒性咳嗽,熱性咳嗽,均可選用,故有治療咳嗽要藥之稱,但其性溫,對肺寒痰多咳喘最為適宜。《本經
2017-03-09 22 -
美味的油豆腐果
中醫認為:“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為了保證營養均衡,各類豆製品是不錯的選擇。它富含蛋白質,其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動物性蛋白質近似,是優質蛋白,跟肉類相比,蛋白質豐富而不含膽固醇,對人體不利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B族維生素含量較高,對
-
補陰藥膳錦集
一、天門冬膏 材料:鮮天門冬500克。 作用:滋陰潤燥,清金降火。 做法:天冬洗淨,去心皮,細搗,絞取汁澄清,以紗布濾去粗渣。將汁入砂鍋文火熬至成膏。每服1~2匙,空腹以溫黃酒調服。 適用於肺燥、肺痿咳嗽,皮膚乾燥皺裂。 二、百合龍眼粥
-
茄丁配三椒
中醫認為:甜彩椒性溫,具有補血益氣、排毒潤肺之功效,對消除疲勞、預防感冒、促進血液迴圈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茄子性味苦寒,有祛風通絡、清熱解毒等功效;尤其是所含的花青素,有軟化血管、抗衰老之作用。 菜肴紅黃綠紫的色彩、酸辣綿香的口感,老人孩
2017-03-09 13 -
團圓日子食圓蔬果
一、圓蔬菜 1、甘藍:通經絡預防胃潰瘍 大家經常在這個季節吃的甘藍在唐代中藥學著作《本草拾遺》中已有記載,那時候叫作西土藍。《本草拾遺》中記載其能“補骨髓,利五藏六腑,通經絡中結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壯筋骨。”現代營養學認為,
-
“粗細組合”營養高
粗糧是相對於人們日常吃的精白米和精麵粉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玉米、小米、高粱米、紫米、燕麥、蕎麥、麥麩等。黃豆、綠豆、赤豆等算豆類,不算粗糧範疇,但在烹調主食的時候,提倡也放些豆類食物。 粗糧與細糧搭配 精白米(面)可與玉米(面)、小米
2017-03-09 10 -
玉米麵蒸餃緩解油膩
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能。玉米磨面後,其脂肪70%是亞油酸,磷、維生素B1的含量居穀類食物之首;常食有降壓降脂、降低人體膽固醇、減肥等功效。 主料:細玉米麵150克、餃子粉100克、
2017-03-09 11 -
祛外感的解表藥膳
解表藥膳通過發汗與宣散作用,祛除表邪,治療外感。此外多種傳染病、呼吸道感染、皰疹的初起階段,均屬表證範圍,也可使用解表藥膳。解表藥膳包括發散風寒藥膳與發散風熱藥膳。 發散風寒藥膳 風寒表證的臨床表現: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口淡不渴,舌苔
-
春食“榆錢”正當時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又由於它是“余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有“余錢”的說法。當春風吹來第一縷綠色,金黃的榆錢就一串串地綴滿了枝頭,人們會趁鮮嫩採摘下來,做成各種美味佳餚。其實,榆錢不僅美味,還有不少食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