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食蘿蔔身體好
蘿蔔全身都可以說是寶貝,其葉子能止瀉;種子能消食化痰,下氣定喘;蘿蔔結子後地下老死的根叫地枯蘿,能利尿退腫,“蘿蔔能止咳順氣消食化水”,民間所說正緣於此。秋季正是蘿蔔大行其道之時,看看除了作為食物,還那些用途吧。 某些疾病,可用蘿蔔輔助
-
月餅食用適宜
一、宜茶不宜湯 節後月餅再利用烹飪時,如需燉煮,宜用茶水或清水。不宜用葷湯或果汁,葷湯中油脂過多、果汁中糖分過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二、宜熱不宜涼 月餅保存時放入冰箱,吃的時候,應用微波爐加工,或入鍋隔水蒸軟之後食用,不僅能增加
-
小心月餅傷身
雖然中秋節已過,但是家家裡面還有不少剩餘的月餅,很多人喜歡拿來當零食食用,但是月餅是高糖、高脂肪的食品,早上或中午適量地吃可補充能量,也不易發胖,但在晚上,則應少吃或者不吃。 過量飲食月餅可能會引起胃滿、腹脹、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等不適症
-
水果養生之櫻桃
中醫認為櫻桃性熱,味甘,全身皆可入藥,鮮果具有發汗、益氣、祛風、透疹、健脾、和胃、祛風濕的功效。適用於四肢麻木和風濕性腰腿病的食療。《名醫別錄》中記載其“主調中,益脾氣。”《滇南本草》中記載其能“治一切虛症,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浸酒服
-
清炒南瓜藤的做法
南瓜藤在夏、秋季採收,營養價值豐富,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南瓜藤有平肝和胃,通經絡,利血脈,滋腎水的功效。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道清炒南瓜藤的做法。 原料:新鮮南瓜藤500克,蒜頭5克,精鹽1小匙,美極鮮醬油半小匙,雞精半小匙,清湯5
-
桂花酒 助長壽
材料:桂圓肉500克,桂花120克,冰糖500克,上好白酒5000克。 方法:將新鮮桂花篩去雜質,把梗從篩眼裡篩掉不用,將桂花薄攤好,用濕毛巾輕按,除去桂花上的塵土,裝入容器中,加少許糖醃漬半天;將桂圓肉、糖桂花裝入酒瓶內,再放入冰糖,
-
菊花蓮子銀耳羹
秋季感受燥邪,會出現咽喉不適,或心中煩躁,少寐失眠等情況。下面教給大家一道菊花蓮子銀耳羹的做法,可以幫您祛除秋燥。 原料:菊花5克,銀耳10克,蓮子10克,紅棗4枚,冰糖15克。 做法:用熱水將銀耳、菊花泡發,銀耳去蒂洗淨後撕成小片。蓮
-
紅糖 補虛驅寒
中醫認為,紅糖性溫潤、味甘甜,入肝、脾經,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化瘀,還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每當婦女月經期受寒導致經行不利、痛經、經色暗紅兼腹冷痛等症,喝些紅糖水往往效果較好。產後貧血、血瘀腹痛、惡露不絕等症,吃些紅糖或以紅糖為藥引
-
蘿蔔纓含鈣高
不管是什麼種類的蘿蔔纓,在補鈣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以號稱補鈣作用很好的大豆為例,每100克大豆的含鈣量大約在191毫克左右,但每100克紅蘿蔔纓的含鈣量則是350毫克,鈣含量幾乎是大豆的一倍。除了補鈣,蘿蔔纓中富含粗纖維,還能緩解便秘。
-
水果養生之橘子
民諺有雲“橘子黃、醫者藏”,足見橘子的藥用價值。橘肉味甘酸性溫,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之功效。食療可輔助治療嘔逆食少、口乾舌燥、咳嗽醉酒等症。 吃橘子時,有人喜歡把包裹橘肉外層的網狀筋絡即橘絡去掉,因覺得影響口感,但中醫認為這
-
水果養生之梨
梨性味甘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對於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熱咳、痰熱驚狂、噎膈、便秘等疾患有較好的療效。《千金要方·食治卷》中記載其可以“除客熱氣,止心煩。”《唐本草》中記載其“主熱嗽,止渴。”《食療本草》則建議“胸中痞塞熱結
-
老陳醋用法
一、醋泡花生——調節血壓 用500克帶衣花生米在老陳醋中浸泡7天以上,每天攪動1次,每晚臨睡前嚼食3~5粒,連用7天能見效。 二、醋泡黃豆——調節血脂 將生黃豆與老陳醋以1:2的比例在陰涼處密封浸泡3個月左右。每早取豆10粒,醋一湯勺,
2017-03-09 12 -
秋食杏仁 潤肺祛燥
中醫認為,杏仁藥、食都可,在攝生湯方中常有“南北杏”之稱。“南杏”產於南方,味略甜,有潤肺、止咳、滑腸等功效,多用於食用,還可作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北杏”則有苦味,多用於藥用,具有潤肺、平喘的功效,對於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疾病
-
蟹非人人適宜
胃腸道疾病:大閘蟹性凉,如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等患者屬脾胃虛寒者應不吃或少吃,吃後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症。 肝膽疾病:大閘蟹尤其是蟹膏中含膽固醇高,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症等患者吃後易使病情復發或加重。 皮膚病:特異蟹蛋白
-
水果養生之桂圓
桂圓又名龍眼,性味甘溫,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的功效。對於虛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怔忡等疾患有較好的食療作用。對於同樣具有溫補作用的食療名品大棗來說,桂圓的功效及作用更勝一籌,古代醫家已經早有論述。比如清朝乾隆年間的中藥著作《本草求
-
哮喘病人常吃絲瓜雞湯
中醫認為,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有祛風化痰、通經絡、行血脈等功效。尤其是絲瓜能祛風化痰,對哮喘有很好的療效。烏雞對人體具有特殊的滋補作用,而且膽固醇含量較低。《本草綱目》中指出烏雞用以補虛勞體弱,可治療各種虛弱雜症。 做法:生薑3
-
多吃花生是中醫健脾的好方法
花生也叫落花生,它花開後落入地下,在土中結果,這點真的是與眾不同。當然,它的保健效果也異於其他植物。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本草綱目》中記載,它有健脾和胃、利腎去水、理氣通乳、治諸血證的功效。而中醫認為,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脾胃功
2017-03-09 12 -
豆豉養生保健康
豆豉,在《漢書》《史記》《本草綱目》等古籍中都有記載,是漢族傳統的一種發酵豆製品,亦是許多菜系的重要調味料。 營養學家認為:豆豉有豐富的豆激酶、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常吃豆豉可幫助消化、預防疾病、延
-
水果養生之檸檬
檸檬性味酸涼,主要的食療作用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對於咽痛口幹、胃脘脹氣、高血壓、心肌梗塞、不思飲食等病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清代食療著作《脈藥聯珠食物考》中記載檸檬“漿飲渴瘳,能辟暑。孕婦宜食,能安胎。”清代著名中藥著作《本草
-
正確吃棗 功效倍增
大棗性味甘平,可以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最宜常吃。不過,棗的吃法不一樣,功效也不一樣,下面就給大家推薦8種讓紅棗功效翻倍的吃法。 紅棗泡茶 補氣護嗓 紅棗炒黑後泡茶喝,可以治療胃寒、胃痛,如果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氣茶了,適合教師、營業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