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治夏季感冒
感冒是因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身體過度疲勞、著涼、抵抗能力低下時容易感冒。患者有咽喉發癢、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頭痛、發熱、全身疲倦、四肢酸痛等症狀。 原料:西瓜、番茄各適量。 制法:西瓜取瓤,去子,用紗布
2017-03-10 14 -
教你夏季防痘三步走
因為夏季的來臨,氣溫逐漸升高,皮脂分泌量較多,極易沾染灰塵,使面部顯得污穢油膩,這樣就影響了皮脂的外溢,被堵塞在毛孔深層,再加上細菌的作用便形成了痘痘,從而破壞了皮膚的平滑,影響了容貌的美麗,下面介紹三個步驟讓痘痘遠離你。 痘痘高發季節
-
天熱不妨多吃些“苦”
夏日酷熱潮濕,各種疾病易乘虛而入,若能吃些含有“苦”味的食物,則有益於身心健康。 現代醫學認為,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甙類、微量元素,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苦味食品可促進胃酸的分
-
巧用薄荷來防暑
薄荷,又名番薄荷、蘇薄荷,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中醫認為,薄荷性味辛、涼,入肝、肺經,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表透疹之功,常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瘡、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肝氣鬱滯、胸悶脹痛等。《神
2017-03-10 11 -
夏吃熱面更健康
夏季是腸胃疾患多發的季節,炎熱的夏季吃點爽口的涼麵會讓人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解暑”,但夏季吃涼麵不如吃熱面對健康有利。 夏季氣溫高,細菌繁殖快,若吃到不衛生的涼麵很容易誘發腸胃疾病。老年人、孕產婦、脾胃虛寒者,腸胃功能抵抗力較弱,也不適合
-
壺好茶伴炎夏
相信很多人都有飲茶的習慣,飯後小品、朋友閒聊、麻將娛樂,都離不開茶。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喝茶還能補充因高溫而導致的津液耗損。可夏季飲茶也是有講究的,那麼在夏季適宜飲什麼茶呢? 夏季在五行中屬火,暑為夏天主令之一。因此,夏季養生關鍵之一在於
-
中暑可用刮痧救急
隨著炎熱酷暑的到來,中暑現象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中暑在中醫上亦稱“發痧”,認為是由於體質虛弱加之勞累過度,導致元氣虧虛,暑熱之邪乘虛而入所致。輕則暑熱夾濕郁於肌表,重則暑熱燔灼,蒙蔽心包而發病,且發病驟急。治療中暑,刮痧可救急。 刮痧是
-
防治中暑用食療
中暑是發生於夏季或高溫環境的一種急性病。初見發熱、頭昏、煩渴、疲倦、少汗,繼則高熱神昏、煩躁、抽搐、四肢厥冷,中暑發病急,轉變快,且易傷津耗氣。是因高溫環境,體內汗液蒸發困難,導致機體產熱大增,從而造成熱量在體內積聚而成。 中暑病人的飲
-
自我按摩防治空調病
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和舒適的同時,也帶來一種“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學習、工作的人因為空氣不流通、冷熱刺激,會出現鼻塞、頭暈、打噴嚏、頭痛、拉肚子等症狀,甚至還有些人出現皮膚發緊發幹、易過敏等情況,這些現象就是我們
-
夏當“養陰液 護陽氣”
炎天熱盛,人的陽氣活動旺盛,陰津易隨汗液外泄而易傷“心陰”。夏熱皮膚開泄,加之乘涼飲冷,也容易損傷陽氣。中醫認為,夏季養生要重視“養陰液、護陽氣”。 慎起居 調精神 夏季自然界萬物生長旺盛,起居也應隨之作適應性調節,如清晨早起,洗漱後宜
2017-03-10 22 -
夏季防暑更防寒
中醫認為,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指明了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夏季酷暑難耐,迫使人們用多種方法防暑降溫,造成寒涼太過,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濕、熱,還要防“寒”。此外,夏季還要預防
-
夏季雷雨天氣避“濕熱”
夏季雷雨天氣增加,天天雷雨交加導致人們心情急躁從而飲食欲降低,而更多的在這個季節我們更要注意我們腸胃問題,處於濕熱的氣候讓生活在北方的人們很是不適應,因此在日常生活和飲食中要尤為注意,下面介紹一些夏季雨天“防濕”的方法給大家。 中醫提醒
2017-03-10 23 -
夏季六款養生花草茶
夏季到了,天氣炎熱,中醫養生有妙招,夏季喝六款花草茶讓你的身體健健康康。當然花花草草溫柔而有藥性,飲用花草茶先摸清功效,中醫專家說,不同的鮮花和植物有不同的功效,各種不同的花草搭配也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美容護膚、排毒清腸、減肥去脂等等
-
勤喝湯粥防中暑
炎炎夏日,天兒是一天賽一天的熱起來了,很多人都出現了中暑的症狀,身體不適胃口也很差,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些防暑開胃的湯粥做法,幫大家輕鬆度夏。 絲瓜苦瓜肉絲湯:取鮮絲瓜、鮮苦瓜(去瓤)各250克,切塊。瘦豬肉200克,切絲。同入鍋內,加水
2017-03-10 28 -
夏季藥浴正當時
藥浴法是中醫外治法之一,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藥浴作用機理為藥物作用於全身肌表、局部、患處,並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裡,因而產生效應。藥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
2017-03-10 11 -
夏季養生三原則
暑和濕是夏季的主要特點,天氣越來越熱,又到雨季不僅天氣炎熱濕氣也很大,所以要做好夏季養生要掌握三個原則。 養陰扶陽:“養陰扶陽”,是夏季的氣候特點決定的。暑和濕都是“邪氣”,但兩者的性質卻截然相反。 暑屬於“陽邪”,易損耗人的津液,導致
-
治中暑中醫最拿手
即將進入伏天,天氣越來越熱是中暑的高發時期,哪些人群是易中暑人群?中暑後又應該如何救助呢?下面就向大家做一下詳細的介紹,可以讓身邊人遠離中暑。 哪些人易中暑 老年人:老人的皮膚汗腺逐漸萎縮,且循環系統功能衰退,機體散熱不暢,容易中暑。
-
吃綠豆芽可解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節氣。小暑開始,人們將會受到暑濕的影響。中醫講,春夏養陽,而夏季又與心相關,所以小暑節氣開始後,應注意固護心陽,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等,容易心陽不舒,會有心煩不安、乏力、喘氣憋
2017-03-10 14 -
九招幫你防夏季濕邪
夏季除了炎熱之外,雨天也經常出現,氣候特點多以潮濕悶熱為主,所以夏季養生,特別要注意對“濕邪”的預防。濕邪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頭昏腦漲以及肢體困重等症狀。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那麼,在夏天如何
-
夏季 中藥涼茶莫貪多
進入伏天後,氣溫越來越高,不少藥店開始出售菊花、金銀花等常用的清熱類中藥涼茶,但中藥涼茶並非所有人都適用。 中藥涼茶中的中草藥有很多種,各有其針對性。比如蒲公英可以消腫散瘀,適用於頭痛發熱;玉米須、竹葉則可以去濕解暑,適用於小便不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