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養生源於脾
實值“大暑”節氣,屬於中醫所講“長夏”季節。中醫認為:長夏養生,重在於脾。中醫理論認為,長夏季節在髒為脾,五行屬土。脾臟的特點是“喜燥而惡濕”。長夏是濕熱多雨季節,從中醫學角度來講,濕和熱都是導致人體發病的六邪之一,“濕氣通於脾”,所以
-
荷葉製作的夏季養生飯
荷葉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減肥等功效。此外,取荷葉適量,洗淨加水煮半小時,冷卻後用來洗澡,不僅可以防治痱子,還具有潤膚的作用。荷葉常用來製作夏季解暑飲食,下面介紹幾款: 山楂荷葉排骨湯 用料:山楂、鮮荷葉、排骨、烏梅、薏米。 做法:排骨洗
-
三伏貼按療程是關鍵
“冬病夏治”最近很是流行,在三伏天裡進行穴位貼藥,可通過經絡內傳,氣候、穴位、藥物三者共同作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對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都有不可低估的效果。尤其是對患有鼻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陽
2017-03-09 25 -
夏季巧服無花果
無花果中富含鉀。鉀是保護心臟、腎臟和肌肉功能必須的營養元素。鉀元素也有益於骨骼發育。只需8盎司的新鮮無花果,就含有人體每日所需30%的纖維含量。 無花果能幫助消化。無花果可促進食欲,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還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減
-
綠豆 夏季解暑佳品
綠豆湯解暑大家都很清楚,其實綠豆的食療方法還很多,除綠豆湯外,下面就介紹幾種簡單的食用方式。 綠豆粥 將綠豆洗淨,加入少量水,水開後再煮5~10分鐘,加入適量的水和米(大米小米均可)一起煮,煮至米熟和綠豆開花了即可。為了節省時間,可以先
2017-03-09 10 -
酷暑補水要將就方法
時值酷暑炎夏,作為中暑預防對策的重要措施,要補給因汗液流失的水分。一旦出汗,不僅是水分,作為鹽成分的鈉等礦物質也會丟失。此時若只喝白開水,因這些物質濃度降低,可導致噁心和肌肉痙攣等情況發生。 那麼,應該怎樣科學地補水呢?具體方法是:10
-
夏季陰暑陽暑簡析
一、陽暑的特點 明代名醫張景岳對陽暑的起因及病狀曾做過描述:“陽暑者,乃因暑而受熱者也,……凡以盛暑烈日之時,或長途,或于田野,不辭勞苦,以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疼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此以暑月受熱,故名陽暑”。
-
夏季也要吃點辣
中醫認為,大暑時節養生保健最關鍵的是以除“濕”為主。這時在烹飪菜肴的過程中,適量地加點“辣味”,可起到生髮胃津增進食欲,疏肝健脾幫助消化的作用。 辣味豆香茄丁 主料:茄子2根、毛豆200克。 調料:蒜末、鹽、黃椒醬。 做法:1、將毛豆入
-
夏暑季節飲食調節
炎熱夏季節暑濕較重,在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健助脾運的食品為主,以起到清熱、防暑、斂汗、補液等作用,同時應少苦寒,節冷飲,少吃辛辣及油膩不易消化的食品。 適當吃清熱解暑之品:中醫認為:“夏屬火,其性熱,通於心,主長養,暑邪當令。”具有
-
夏季清涼防“風寒”
中醫認為:“風”、“寒”都屬於外邪,當抵抗力不足的時候,這些外邪就伺機入侵到身體,引起一系列比如關節酸痛、活動受限、肌肉僵硬等症狀,不僅影響生活,也帶來了健康隱患。 頸部在反復受涼導致外邪入侵後,肌肉水腫、損傷和黏連而引發酸痛等症狀。若
-
夏季安度注意四調養
精神調養: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在精神調養上要體現一個“放”字。即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秀美,並切忌發怒,使精神充沛,氣機宣暢,通泄自如,情緒飽滿,呈現出對外界事物濃厚的興趣。 飲食調養:夏天人體消耗較大,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
-
夏季小兒祛暑藥膳
夏季氣溫偏高,悶熱潮濕。因此應注意小兒飲食和營養,增強體質,保持住房空氣流通與涼爽。孩子體溫高時,可採用物理降溫,並多喝點水。倘若平時能採用清熱降火的食療方調節,或適當選用一些中藥足浴,則可有效地防治本病的發生。下面介紹幾款小兒夏季熱藥
-
夏季護肝健脾濕李子
中醫認為,李子性平味甘酸,具有清肝滌熱、生津利水功效,適用于陰虛內熱、咽幹唇燥、津少口渴及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按中醫五行學說,李子在五果中屬木,肝為木髒,故肝病宜食之。李子的藥用介紹如下幾條:1、消化不良:早晚各吃新鮮李子1~3個;2、
2017-03-09 11 -
扁豆妙用祛暑濕
扁豆蓮子飲:取扁豆24克,蓮子30克。煮湯食用。每天1劑,分1~2次服。功能清熱祛暑、滋補健身。適用於產後或病後體弱。 一味扁豆湯:取扁豆50~100克,水煎煮,連湯帶豆同服。每天1次。功能固胎止帶。適用于婦女帶下、胎動不安,嘔逆等。
-
夏季怎樣預防冠心病
由於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含氧量低,血液集於體表;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氧氣需求量增加,因此心臟大腦血液供應減少;加之大量排汗,水分流失多,血液黏度上升,血液迴圈受阻,就容易誘發冠心病。夏季預防冠心病的要訣就是“避暑”,避暑也應做到六要六不
-
夏季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什麼?
夏季炎熱盛暑,濕度又大,炎熱多火,貪涼飲多,容易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夏季養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三多:要注意多吃菜,多喝湯和多食苦,特別是冬瓜、苦瓜、黃瓜可以多量食用,多熬薏米粥、綠豆粥,清暑解渴。 (2)一少:千萬要少甜食,不能因
-
夏季該怎樣調理和預防胃病?
夏季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季節,夏季炎熱替濕,脾胃功能減弱,特別要強調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夏季飲食要清淡爽口,少油膩肥甘,多食清暑解渴的冬瓜、西瓜、綠豆、赤豆、苦瓜、薏米。適量吃點酸味、辛香食品來開胃口增加食欲,生吃蔬菜瓜果要洗淨
-
夏季應該如何養生
夏季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相當於每年陽曆的5、6、7月,此時炎暑酷熱、暑濕交蒸,萬物競長,生機茂盛。人體則心火旺盛,脾胃較弱。所以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情志應趨勢向上向外,精力充沛,但要嚴守一個“靜”字。
-
夏季養生之飲食養生篇
1.夏季宜養心健脾,解暑化濕 中醫學認為:夏屬火,其性熱,通於心,主長養,暑邪當令。其意思是說心在五行中屬火,火熱之邪最容易損傷心,常導致心病,如出現心神不安、心悸失眠、頭昏目眩等症狀。而且中醫學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季汗液大量排泄,不
2017-03-09 11 -
夏季養生之情志養生篇
1.夏應“養長” 《黃帝內經》說夏季應該“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其意思是說,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萬物一樣鬱鬱蔥蔥,蓬勃向上,心情愉悅,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這是適應夏季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