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養生三道粥
夏日人們總愛貪涼,將空調溫度調得一低再低,殊不知,這樣會使體內寒濕不斷淤積,以致身體“秋後算帳”,種種疾病在秋冬季節暴發出來。其實,夏季養生卻要講究一個“熱”字,最適宜以熱除熱,其中以熱粥養生為最佳。不同的粥品可以發揮不同的功效,將幾種粥
-
夏食紫蘇增食欲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木植物,有特異芳香,所以又稱香蘇。藥用其嫩枝葉(蘇葉)、莖(蘇梗)、果實(蘇子)等,一草上下都是藥。在古代還常把蘇葉當茶製成飲料,長期服用,蘇葉茶可以解毒健胃。宋仁宗時曾被翰林醫官院定為“湯飲第一”。紫蘇葉稱蘇葉,性溫
-
夏日出遊 保健康才有快樂
隨著夏天的到來,出門旅遊成為很多人的期盼,而安排好出行細節問題,保證身體健康無礙,則是獲得快樂的根本保障。 服裝要輕便 防護嚴 通風好、吸熱少、吸水性強、耐髒易洗是旅遊服裝的挑選原則。按照這一要求,運動裝和戶外裝是最適宜的。而且,選擇
2017-03-10 10 -
夏天出門謹防“涼拖性皮炎”
夏季出遊,穿外形透明、五顏六色的“水果鞋”在年輕美眉中非常流行,走到哪裡都引人注目。但有些人穿上一段時間後,腳背及腳底會出現紅褐色斑塊及表皮脫屑症狀,到醫院一檢查,才知是因穿拖鞋不當引起“涼拖性皮炎”。 橡膠和塑膠拖鞋穿著涼爽、穿脫方便
-
春夏換季要注意
春夏之交過渡時期,天氣變化莫測,人們應採取哪些相應的養生保健措施呢? 衣著:隨著早晚溫差逐漸縮小,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減衣,不要早晨的厚裝到了中午仍捂在身上,弄得滿身大汗,這樣反而容易著涼。此時著裝應以穿衣不出大汗為原則,衣服遞減的順序應
-
初夏養生你做對了嗎
初夏來臨,這一時段是從春到夏的過渡階段,保健養生的方法也很多,做到如下三個方面,定有益身體健康。 耐熱鍛煉每天進行 研究表明,經常處於高溫環境中,熱應激蛋白的合成增加,使人體的熱耐受力增強,再進入高溫環境中,人體細胞的受損程度就會明顯減
-
度夏注重四調養
夏天將至,陽氣鼎盛,萬物繁茂,暑熱延綿,雨水普降。《黃帝內經》言:“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人們應根據氣候特點,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調養。 精神調養 “放”字宣暢氣機 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在精神調養上要體現一個“放”字。即是夏天
-
夏季飲食話養生
夏季來臨,合理飲食很有必要。人在炎熱的生活環境中,體溫調節、水、鹽分代謝以及迴圈、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都有顯著變化。這些變化涉及人體內質代謝增強和營養素消耗增加,所以,夏天的飲食調理比任何季節都重要。 初夏 此時是春夏轉換季節,
2017-03-10 10 -
夏季謹防“心火”旺
夏天,不少人會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小便赤黃、大便幹結等“上火”現象。《黃帝內經》指出:“南方生熱,熱生火,而火熱主夏,內應於心。”因此,在夏季我們要掌握一些防暑技巧,從而達到除去心火、調養身心的效果。 甯心靜神消暑氣 在精神調養方面
-
夏天飲食不宜辛辣厚味
夏天到了,很多人的胃口不好,常常“無病三分虛”,消化功能降低,出現精神疲憊、食欲不振、口苦苔膩、胸腹脹悶、體重減輕等“苦夏”症象。歸根到底,都是脾胃功能減弱的後果。因此,夏季要做好飲食調節以確保健康。 現代醫學研究,夏季食欲下降是因為胃
2017-03-10 13 -
防暑飲料任君選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容易導致身體不適,甚則引起中暑。適當飲服一些消暑飲料,既可清熱消暑,又能防病保健。這裡介紹幾種防暑飲料簡易自製方法。 鮮藕白蜜汁:鮮藕120克,搗爛,絞汁,加生蜜60克,攪勻服,不拘時。 三鮮飲:新鮮竹葉、荷葉、薄荷
-
夏防新生兒臍炎莫大意
夏季是細菌的活躍期,潮濕、悶熱的天氣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剛出生的新生兒臍帶處理不當或消毒不嚴格,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引起新生兒臍炎,調查表明,夏季裡新生兒臍炎發病率顯著較其他季節。炎症引起臍帶殘端充血、發紅、腫脹和出血,
-
雷雨季節到 養生尤重要
時值盛夏,已進入雷雨季節,經常是雷聲響徹,大雨傾盆,而且大到暴雨持續的時間往往較長。伴隨降雨的同時,常常會出現氣溫下降,弄的人們應接不暇。此時,若不注意防護,疾病便會纏繞上身,以致損害健康。那麼,在此時節,人們的養生須注意以下三防。 防
-
9大防曬守則
1、出門前做好防曬工作 儘量避開一天中陽光最強烈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尤其是夏天。外出前(包括下班前)20分鐘塗抹霜,否則剛塗上就出門,等於皮膚未及防護就暴露在紫外線的直射下。另外,還要盡可能戴帽子、撐陽傘、戴太陽眼鏡、穿長袖衣褲,即
-
夏季怎樣挑選防曬衣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各種防曬方法成為關注熱點。防曬衣是最近兩年在國內流行的名詞,不少防曬衣在宣傳中聲稱能夠防止太陽紫外線的直接照射,避免皮膚變黑。現在市場上出售的防曬衣大都是半透明的,號稱穿起來涼爽又能防曬。防曬衣究竟為何物,是否真的具有
-
夏飲金銀花消熱又解暑
金銀花又名雙花、銀花。中醫認為,金銀花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腸經,有清熱解毒,宣散風熱,涼血止血之功,適用於熱毒癰腫、疔瘡癤腫、咽喉腫痛、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熱毒血痢等,為夏日良藥。《本草正義》言金銀花,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
-
仲夏時節到 兒童防病尤重要
轉眼間已進入草木繁茂的盛夏六月,夏天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季節,有很多戶外活動,也是孩子們生長發育的良好時期,但同時也是一些疾病的多發季節。仲夏時節,小兒防病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可忽視。 要預防兒童夏季多發病,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氣溫
-
常按三穴防“夏懶”
夏季氣溫升高,烈日當空,人們極其容易出現整天昏昏欲睡、老是感覺“睡不夠”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作“夏懶”。其實,只要經常按一下身體的幾個穴位,就可預防“夏懶”,安然度夏。 太陽穴: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位於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
-
夏至飲食起居有講究
夏至雖不是天氣最熱的時候,但從中醫理論講,夏至屬於陽氣最旺的時節,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此時是補養陽氣的最佳時機。夏季養生要順應季陽盛於外的特點,在飲食起居方面都應有所注意。 飲食 宜清淡忌生冷 由於天氣日漸炎熱,很多人會吃冷飲來消暑,但
-
解暑的清涼飲食攻略
中暑是由於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人體內產熱和吸收熱量超過散熱,人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對高溫環境適應能力減退,體內產熱和吸收熱量超過散熱量是中暑的主要原因。 預防中暑的飲食 1、補充維生素: